公元736年(开元二十四年),36岁的李白,放弃了在安陆已生活了十年的地方,“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李白快刀斩乱麻,处理完烦心事后,带着许夫人和女儿平阳,在初夏千里迢迢来到了任城(今济宁市任城区)。
六叔父在任城县当县尉,在他的帮助下,李白选择东门里购置了三间房屋安了家。地址大约在半截阁街以南,浣笔泉路以东,现在的实验小学附近。故居已不复存在。
离家五十步有一株古柳树,树下有一眼清泉,淙淙不息。许夫人经常在泉边淘米洗菜,李白也常来泉边,在平滑的石台上研墨写字,顺便浣笔,时间一长,人们就把这泉叫做“浣笔泉”了。这泉水一千多年来,径流不息。随着历代整修,到明代又立起“浣笔泉”石碑,至清代增建“二贤祠”以此纪念李白和贺知章(据说开元七至十年,著名诗人贺知章当过任城县令)。
在李白家后面,有一家酒楼,名曰贺兰氏酒楼(后被称为太白楼)。李白迎来送往,应约捧场都在此楼,渐渐地酒楼的名气越来越大。居家稳定后,外地的朋友多慕名而来,就连千里之外的裴公子也寻着李白的踪迹跟来,一住多日,同李白情同手足,相互仰慕。李白称赞他:“裴生信英迈,屈起多才华。”
而鲁地名士,例如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等,你来我往,成了太白楼的常客;后来李白同他们隐居徂徕山,史称“竹溪六逸”。
前面说过,李白来山东任城,不仅六叔父在任城为官,而且兄长在中都(汶上)当县令,族弟李凝在单父(单县)为主簿,从祖李之芳在齐州(济南)任司马,几年后,族亲李辅又来鲁郡(兖州)任都督。后来,李白都逐一拜见了他们,这是后话。
这任城古城,历经千百年的风风雨雨,城墙坚固,四门高大,古运河环绕,交通方便,自古为水陆要冲。李白住在东门里,经常出东门而行。春天里百花盛开,姹紫嫣红。护城河岸上的桃花正在怒放,微风吹来,花瓣翻飞,飘落水中,被摇过来的小船冲散流走。李白正在河边看得入神,一个邻居女孩急急跑来把李白叫走了。
这女孩姓鲁,年方十八,是李白的邻居,平时经常到李白家,和女儿平阳玩耍,有时候还给李白研墨,性温乖巧,深得李白全家人的喜欢。当她和李白跑回家的时候,许夫人已生下了胖乎乎的儿子。人逢喜事,高兴之余,李白马上给儿子取名“伯禽”,小名“明月奴”。
儿子满月的时候,已是五月,石榴花开的季节。李白来山东也整整一年的光景。晚上与到来的“六逸”太白酒楼上举杯同庆,借着月色吟诗唱和。
秋日暖阳,李白走出家门,又来到浣笔泉。正在研墨,邻家鲁女和平阳的嘻笑声从不远的院子里传来,李白遂站起身走了过去。鲁女的家和李白的家很近,而且她的家离浣笔泉更近些。院门敞开,院内三间堂屋,东窗外有一棵海石榴树,树上挂满了微红的石榴,平阳正在石榴树下朝窗内嬉笑,而鲁女则在窗内朝平阳显摆她正在绣着的什么。忽见李白过来,忙收起笑声,腼腆地把李白请进堂屋。鲁女黢黑的头发,忽闪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显小的衣襟衬托着她成熟的身材,李白不由得赞叹道,你就像这海石榴这般美丽呀!说得鲁女两颊绯红起来。晚上,李白想着邻家鲁女的笑靥,写出了一首《咏邻女东窗海石榴》。在以后的日子里,李白和鲁女从相处,相悦,而产生了一段缠绵的恋情。
第二年,许夫人的身体越来越差。怀念家乡,可是家乡再无亲人;怀念故土,可是故土相隔遥远。到了秋天,身体瘦得皮包骨头,惦记着还未成年的一双儿女,双手紧紧地攥着李白的手,倚在李白的胸前,停止了呼吸。李白愧心垂泪:许夫人也是名门之后,自己七尺男儿却没能给她荣华富贵,反而让她居无定所。李白的心中无尽的悲伤。
这年的冬天来的早,雪也下的早,不顺心的事也多。这不六叔父任期已满,年前离任返京述职。李白与六叔志向一致,情趣相投,李白把他当成了主心骨,虽然舍不得他走,但这不是自己能说了算的,自己的心情只能在《对雪奉饯任城六父归京》中表达,还是把六叔送走了。寒冷的冬天,李白尽量用多点时间,在寓居的东门里陪着一双儿女。但为了生计,为了应酬,只好让鲁女给照看孩子,自己踏雪问路,东奔西走。
李白本打算把家迁到中都(汶上),投奔兄长,恰在这时,朝廷任命李白的近世祖李辅为兖州太守。李白拜见了李辅,说明自家情况,于是李辅让李白暂时客居瑕丘(瑕丘县,古兖州郡治所在此)。
李白在任城的寓居仍保留在那儿,后来李白南来北往还常常住在那里。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玄宗下诏从正月初一始,改“年”为“载”),李白从长安回家,路过任城,他的好友,任城主簿卢潜为他接风洗尘。感激之下,写了一首《赠任城卢主簿潜》,送给了好友。
任城古城南三里许,在唐开元年间,建有古南池,运河将古城、南池和北湖(今称太白湖)串成一线,交通非常方便。“南池荷净”为济宁八景之一。李白和杜甫曾在南池同游,清代康熙和乾隆也在南池留下墨宝。
公元755年(天宝十四载),任城县令专门请李白回任城,让李白写了一篇《任城县厅壁记》,称颂任城盛景功德,书于官署大厅的墙壁上,以留子孙。
最值得一提的是,当李白和杜甫从蒙山归来,送走杜甫,安顿好家人后,李白准备南下吴越,走前住在任城老宅内,写下了留别诗《梦游天姥吟留别·别东鲁诸公》。
任城,李白来山东的根据地,从这里他南游江南,西望京都,北上雁塞。这里有他的欢乐,有他的悲伤,有他的情感,更有他的诗行。
附李白任城诗选:
1《早秋赠裴十七仲堪》
远海动风色,吹愁落天涯。南星变大火,热气馀丹霞。
光景不可回,六龙转天车。荆人泣美玉,鲁叟悲匏瓜。
功业若梦里,抚琴发长嗟。裴生信英迈,屈起多才华。
历抵海岱豪,结交鲁朱家。复携两少妾,艳色惊荷葩。
双歌入青云,但惜白日斜。穷溟出宝贝,大泽饶龙蛇。
明主傥见收,烟霄路非赊。时命若不会,归应炼丹砂。
2.《咏邻女东窗海石榴》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
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
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
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
无由一攀折,引领望金扉。
3.《对雪奉饯任城六父归京》
龙虎谢鞭策,鹓鸾不司晨。君看海上鹤,何似笼中鹑。
独用天地心,浮云乃吾身。虽将簪组狎,若与烟霞亲。
季父有英风,白眉超常伦。一官即梦寐,脱屣归西秦。
窦公敞华筵,墨客尽来臻。燕歌落胡雁,郢曲回阳春。
征马百度嘶,游车动行尘。踌躇未忍去,恋此四座人。
饯离驻高驾,惜别空殷勤。何时竹林下,更与步兵邻。
4. 《赠任城卢主簿潜》
海鸟知天风,窜身鲁门东。
临觞不能饮,矫翼思凌空。
钟鼓不为乐,烟霜谁与同。
归飞未忍去,流泪谢鸳鸿。
5. 《任城县厅壁记》
风姓之后,国为任城,盖古之秦县也。在《禹贡》则南徐之分,当周成乃东鲁之邦,自伯禽到于顺公,三十二代,遭楚荡灭,因属楚焉。炎汉之后,更为郡县。隋开皇三年,废高平郡,移任城于旧居。邑乃屡迁,井则不改。鲁境七百里,郡有十一县,任城其冲要。东盘琅邪,西控巨野,北走厥国,南驰互乡。青帝太昊之遗墟,白衣尚书之旧里。土俗古远,风流清高,贤良间生,掩映天下。
地博厚,川疏明。汉则名王分茅,魏则天人列土。所以代变豪侈,家传文章。君子以才雄自高,小人则鄙朴难治。况其城池爽垲,邑屋丰润。香阁倚日,凌丹霄而欲飞;石桥横波,惊彩虹而不去。其雄丽坱圠,有如此焉。故万商往来,四海绵历,实泉货之橐钥,为英髦之咽喉。故资大贤,以主东道,制我美锦,不易其人。今乡二十六,户一万三千三百七十一。帝择明德,以贺公宰之。公温恭克修,俨硕有立。季野备四时之气,士元非百里之才。拨烦弥闲,剖剧无滞。镝百发克破于杨叶,刀一鼓必合于《桑林》。
宽猛相济,弦韦适中。一之岁肃而教之,二之岁惠而安之,三之岁富而乐之。然后青衿向训,黄发履礼。耒耜就役,农无游手之夫;杼轴和鸣,机罕颦蛾之女。物不知化,陶然自春。权豪锄纵暴之心,黠吏返淳和之性。行者让于道路,任者并于轻重。扶老携幼,尊尊亲亲,千载百年,再复鲁道。非神明博远,孰能契于此乎?白控奇东蒙,窃听舆论,辄记于壁,垂之将来,俾后贤之操刀,知贺公之绝迹者也。
6. 《梦游天姥吟留别·别东鲁诸公》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7.《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海内贤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
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
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梦思。
不忍别,还相随。
相随迢迢访仙城,三十六曲水回萦。
一溪初入千花明,万壑度尽松风声。
银鞍金络到平地,汉东太守来相迎。
紫阳之真人,邀我吹玉笙。
餐霞楼上动仙乐,嘈然宛似鸾凤鸣。
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东太守醉起舞。
手持锦袍覆我身,我醉横眠枕其股。
当筵意气凌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
分飞楚关山水遥。
余既还山寻故巢,君亦归家渡渭桥。
君家严君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虏。
五月相呼渡太行,摧轮不道羊肠苦。
行来北凉岁月深,感君贵义轻黄金。
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
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
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
兴来携妓恣经过,其若杨花似雪何!
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
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
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
此时行乐难再遇,西游因献《长杨赋》。
北阙青云不可期,东山白首还归去。
渭桥南头一遇君,酂台之北又离群。
问余别恨今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
言亦不可尽,情亦不可及。
呼儿长跪缄此辞,寄君千里遥相忆。
8. 《赠从弟冽》
楚人不识凤,重价求山鸡。献主昔云是,今来方觉迷。
自居漆园北,久别咸阳西。风飘落日去,节变流莺啼。
桃李寒未开,幽关岂来蹊。逢君发花萼,若与青云齐。
及此桑叶绿,春蚕起中闺。日出布谷鸣,田家拥锄犁。
顾余乏尺土,东作谁相携。傅说降霖雨,公输造云梯。
羌戎事未息,君子悲涂泥。报国有长策,成功羞执珪。
无由谒明主,杖策还蓬藜。他年尔相访,知我在磻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