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感悟三下乡,青春筑梦行#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中国青年网哈尔滨8月5日电(通讯员 魏佳欣)
在如今的社会,上大学之前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升学做准备,小升初,初升高,高升大,这一系列过程中我们经历严厉的升学考试,中高考,好像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考试而准备的,死学成了学生的象征。而为了改变学生之前为升学而留下来的习惯,各个高校都开展相应的志愿服务活动和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
我们本次社会实践的队员分别来自大三大二和大一年级,而我作为大一年级的学生,经验不足,在团队里听从学长学姐们的指挥安排,虚心学习顺利完成本次社会实践。我们本次实践以目前黑龙江省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总结与发展路径为切入点,深入调查走访黑龙江省典型院校和大学生孵化基地,总结不同高校创业教育成功经验及不足之处,为我校创业教育提供合理化建议。
7月3日,在团队队长的带领下,开了第一次全员大会,讨论行程制定详细方案,讲解注意事项,到实践地点多做多问,避免冲突。经商讨决定团队分为两小队于7月4日5日分赴哈尔滨工程大学与哈尔滨工业大学。
7月4日,作为工程小分队的一员,按约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集合,一同出发到本次实践目的地哈尔滨工程大学,其实工程大学的建筑风格和校园环境都非常棒,因为功课做的足加上好心同学的指引顺利找到工程大学的创业教育基地启航楼,经历小小的波折,也顺利找到她们的创业街区,在创业街区,我们看到大大小小办公室内都是一家家实体运营的小公司,每家公司门口都有该公司的简介与孵化周期,可以看出是非常的正规。
当天我们联系到了负责哈尔滨工程大学创新创业的组织——创业联盟,并联系到了该组织的副主席马重阳学长。
学长很热情的向我们讲解了工程大学的创新创业机构的规模和运行模式,了解到它们的五区一厅的管理模式,我们也了解到每一个创业街区的企业都是经过了层层选拔和考核留下来的,在启航楼的二楼我们也看到了下一批准备入驻创业街区的团队的工作地点,一个个格子间很是醒目,而因为这个时间是工程大学的考试周,大多同学都去复习或考试了,但我们也有采访到已经入驻街区的两个注册公司,哈尔滨一二七科技有限公司和福鱼文化有限公司,了解到街区内所有的公司都是切实运行的,并不是虚拟的,而学校也会提供相应的销售帮助,会给予少量的资金支持。
其中一二七科技公司是一家以制作机器人也主的公司,进入他们的办公室,清晰的看到柜子上一排排机器人与一排排奖杯,据了解,该公司在学校的帮助下与一些中小学合作出售出部分机器人,虽然目前并没有盈利,主要以竞赛为主。
而另一家福鱼文化有限公司,专注赫哲族的鱼皮事业,在她们的办公室内挂满了鱼皮制品,巧合的是她们的创业思想也是来源于几年前的一次三下乡社会实践,走进了赫哲族的家乡,开始奇妙的创业之旅。我们也了解到,她们和罐头厂商合作获取大量鱼皮,同时也为一些残障人士提供了一些工作机会。
我认为与哈尔滨工程大学想比,我们学校有很多不足之处,从创业基地的规模,建设,以及层层选拔的考核制度,都有待提高,本次社会实践也让我学到了很多,要放开自己多问多做,我相信有了这次的经历,我会做的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