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絮絮叨#
四线小城电动小绵羊的故事,使用一年又余,随着以往一周一充到一周三充,不禁感叹电池寿命的终极。
直到某天一胖子使用,一屁股坐下,当机立断:两轮没有气的?我一度怀疑是因为他太胖,我:要充气的吗?我没见过给打气的地方啊。遂带我去寻找摩托车维修点,让师傅检查了一遍车轮,确保没有破,顺便反馈充电频繁问题,师傅总结:车轮没有气,跑得不快,消耗也相对大。
寻思着考虑,立体肯定比扁平要跑得轻松,滚得快。自打那一次的充气,又恢复辉煌的长周期充电。
长见识完了,不断向胖子自嘲自己怎么这么没常识。胖子轻巧地说:人不可能方方面面都那么厉害的嘛。
嗯,的确。忽然想起这茬,谁说不是呢?钱钟书先生在文学方面才华横溢,可他不也是个生活白痴?还记得在看杨绛先生对留学生活的回忆中讲述,在她住院生产钱媛时,钱钟书是如何好心办坏事的,台灯弄坏了,杨绛先生笑着说,没事,我会修。等等一系列的事故,讲述着钱老对生活常识的愚钝,但丝毫不影响他在文学方面的造诣。
我想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有些人生来对色彩敏感,适合做艺术家,但对烹饪手足无措。有些人天生长着好歌喉,但天生没有方向感。
记得在看爸爸去哪儿了,第一季的时候,看到部分爸爸在做吃的方面手忙脚乱的时候,我身轻脚快的发小还说,有这么笨吗?好像一点常识都没有,明星不是食人间烟火长大的吗?我也表示不解。
但通过小绵羊事故,忽然就能理解这么一回事了。比如我自己,我天生方向感特别差,回老家过年,会因为村口又建了新房,或者相比前一年长大的树而找不到路口进家门。绝对无关于记忆力,我对人物的识别,名字的记忆,相比正常人,算是有点优势的。班上小朋友,哪怕几十个,我仍可以点名一次便记住每个人的名字。
一旦接受自己生活的某种盲区,那种释然感又会为自己腾出自信的空间。
嗯,这种感觉好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