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柳”与“留”谐音,友人即将远行,折柳已成为送别朋友最风行的仪式,也成为表达朋友之间依依惜别深情的最优雅的方式。虽然人们已不在灞桥折柳送别,但是这种文化符号却被永远镌刻在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生活史里。柳树已经超越了作为一种植物的存在,“柳”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蕴最丰富的诗歌意象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不朽的经典作品中,“柳”已经被赋予了更加丰富深厚的内涵,成为更多热爱中国文化的汉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样的句子出现在《唐首三百首》里。那时大约上初二吧,懵懂少年,读王昌龄的《闺怨》,心里还有些纳闷,这位写边塞诗很有名的诗人为何要以少妇的口吻说话?虽然不懂得其中深意,但是女子登楼远眺忽见陌头杨柳春色,却只能独守空闺,后悔让夫婿当兵服役“觅封候”(府兵制改募兵制后,立功边塞成了唐时人们“觅封侯”的主要途径。),这些触景伤情的画面和淡淡的惆怅悔意,深深烙印在一位少年心中。
这是一首非常典型的七言绝句,也是王昌龄的宫闺怨诗系列里最为突出的一首: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诗人将女子的相思之情描写得活灵活现,无论是女子的外部动作还是内心的所思所想,都被诗人刻画得栩栩如生,足见诗人手法之高明,因此这首诗成为了他众多诗作中一首很经典的作品。
诗的标题是《闺怨》,写的是宫闺女子的心理状态。王昌龄写诗如写小说,一首短短的七言绝句,诗人能写出故事情节,上一首边塞诗如此,这一首宫怨诗也如此。“闺”的本意是小门。古人建房,其小门内室居住的往往是女眷,所以“闺”也常指代女性。“怨”,埋怨,抱怨也。这首诗明明题名《闺怨》,而诗的开头却写闺中女子不曾发愁。
那时读抄的就是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这个版本,这一句是“闺中少妇不‘知’愁”。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注》里认为:“‘不曾’一本作‘不知’。作‘不曾’与凝妆上楼,忽见春光,顿觉孤寂,因而引起懊悔之意,相贯而有力。”现在回味,深以为然。“不曾”二字说明少妇与夫婿初次相别,未曾有过这种相思之愁,凝妆上楼,“忽见陌头杨柳色” ,春日可见之景繁多,为何独选“杨柳”而不选其他花草树木?“柳”与“留”谐音之意在“忽见”之时显现,欲挽留良人相伴而不得,悔意自然而生,更显贴切、真实、自然。
凝妆:盛装,华丽的装饰。翠楼,是指涂饰绿漆的高楼,古时女子居住的楼房多涂此颜色。一个深居闺中的女子,以前不曾有过这种愁思,只因自己当初劝良人或夫婿也想建功立业“觅封候”,夫妻初次分别尚不识愁滋味。春暖花开,万象更新,少妇此时心情应该不错,她精心化妆之后穿上盛装,登楼远眺。可以推想,此时并非因为她有一腔愁绪需要排遣,而是为了欣赏美好的春光,此处作者巧妙铺垫,为下文张目。
“忽见”是本诗的转折点,也是闺中少妇情绪的转折点。春日登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杨柳”看似寻常却奇崛,选用于此处,最能见作者高明的巧思。“杨柳”在古代有三种象征意义:①最直接的象征意是代表春天,“杨柳色”在很多情况下代指“春色”;②“柳”与“留”谐音双关,是古人临别折赠的代表性事物;③蒲柳之姿:用来形容女子相貌平平(柳树是普通的常见植物),也比喻未老先衰,或体质衰弱(柳树春天最先发芽,秋天也最早落叶,同时柳枝也是柔软的),有时也用来韶华易逝、容颜易老。“杨柳”寓意之丰富,也正好用来描绘女主人公丰富的内心,这也恰恰是作者高明之处。
闺中少妇看到杨柳,并没有单纯地认为这是春色,她更多地想到的是与夫婿的离别,想到的是自己的容颜易老,这么美丽的春色,夫婿却不在身边,少妇开始“悔”了,这当然是少妇的心理活动。让夫婿出去“觅封侯”,这当然是为了追求美好生活,只是此时的她忽然明白,与夫婿在一起享受春光才是最重要的。这首诗的主题“追慕世俗荣华,不如珍惜当下,朝夕相伴相爱”至此得以彰显。
全诗先层层铺垫,然后集中描写闺中少妇心理变化的一个瞬间,本来凝妆登楼是为了欣赏春光,却因为陌头的柳色惹起一腔春愁,诗人抓住这个心理微妙变化的刹那,以诗的形式呈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更像一篇精短小说:人物形象为凝妆的少妇,故事情节是看到陌头柳色而产生的心理变化,典型环境为春日翠楼,主题思想鲜明而集中。
当然,首先它还是诗,在文字之外留了足够的遐想空间,比如夫妻分别多久,夫女青远在何处等等。短短一首七绝,二十八字却能写到这种境界,“七绝圣手”的王昌龄果然名不虚传,重温作品精妙的布局与构思,也让人回味无穷,赞叹不已。
诗人在开篇两句中,并没有直入主题,去描写了女子的相思之情,而是不动声色,巧妙铺垫,王昌龄之高明在此处亦可见:那些闺中女子,初为人妇,不曾体会过夫妻分别的愁思滋味,在阳光明媚的春日里,精心打扮一番,来到翠楼上登高远眺,这样写闺中女子的生活,让人读来倍感自然、亲切。
诗的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忽然看见路边的杨柳春色,内心不由得感慨万千,“杨柳”丰富深刻的寓意引发少妇无尽的遐思,内心油然而生一缕淡淡的愁思,真后悔当初不应该让丈夫去去遥远的边外觅封候。此处以“杨柳色”为情感逆转之自然载体,描写女子的相思之情,与前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从而也使得这首诗,腾挪跌宕而摇曳生姿。未见“杨柳色”之前,女子还不曾愁,甚至满怀喜悦;见过“杨柳色”之后,女子内心愁思万端。“杨柳色”引发了少妇的心理变化,而相思之情也因此被描绘得活灵活现,可见这“柳色”有多么关键啊!
长按赞赏码,感谢您的鼓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