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自己特别羡慕那些具有深度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于是就读到了成甲老师的《好好思考》。先简单介绍下成甲老师,《好好学习》、《好好思考》作者,得到每天听本书作者,查理芒格思想研究者,“万物皆可盘”社群发起人。
成甲老师是我很喜欢的多位老师之一,第一印象源自从他哪里看到的芒格对学习的解读——学习本质上是一个改变我们假设的过程,因为我们所有的决策行动都是在自己的假设下做出来的。在书中成甲老师给出了一个等式——思考力水平=你做出 的假设与事物发展规律的重合度。关于提升思考能力,一直以来我以为就是学习更多的知识,后来上大学慢慢知道还要去管理自己所学知识,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现在目标是根据反馈修正自己的假设,围绕自己面对的真实问题去寻找更好的决策依据,去积累那些经过广泛验证原理和规律,芒格称之为思维模型。
《好好思考》书中把思维模型暂且理解为我们每个人做决策思考问题时的“思维模板”,哪怕这个模板你自己并没有意识到。举个例子,比如对于同一棵树,木匠看到的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可见对于同样的事物由于人生阅历、受教育情况的不同我们会用不同的思考工具,我们人生的大多数决策都是在这些无形却重要的思维模型做出的,这些思维模板,就是一个个思维模型。
比如我们小时候经常读到的 培根的经典阐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本质上是因为每门学科背后都有一套思维模型,我们非专业人士学习主要也是学习这套思维方式,帮助我们提升思考能力。拿大家都觉得困难的数学举例,我听身边很多人吐槽过大学为什么还要学微积分。我最喜欢的吴军博士在得到开了一门课程《数学通史五十讲》我觉得把这个问题讲明白了,高等数学的本质是对趋势的动态描述,是对各种相关性抽象的表述,我们学习极限就是要学会用动态的眼光,无限变化的眼光看待问题,练习从宏观趋势中把握微观变化的趋势,让我们认清每一步的方向。至于那一个个数学定理,一道道数学题我们可以理解成打磨我们大脑的手段,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体会练习这种思维方式。
此外,刘润老师《底层逻辑》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也很好的体现了学科背后的思维方式。坏人A诱骗好人B进入C的没有锁门的工地,B失足摔死了。请问,这是谁的错?我第一反应肯定是A错呀,典型的蓄意谋杀,如果你也这样想说明咱和法学家的立场是一致的;但经济学家则认为是C的错,因为他是从“社会总成本”的角度来判断一件事的对错在谁;而商人可能这样想:不管是A的错还是C的错,B都死了,不管让谁承担责任,B都无法起死回生——从个体利益最大化的角度看,B只能怪自己。法学家认为A错,经济学家认为C错,商人认为B错,三种身份背后体现就是的不同学科背后看待问题视角的不同。
金句摘抄
解决任何一个问题的有效策略,都可以从经验技巧、方法流程、学科原理和哲学视角四个层次思考追问。对问题的解决策略理解的层次越深、维度越多,我们理解问题也就越深刻。
因此,从理解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的深度上
在面对极为复杂的情况时,专家的大脑潜意识能够在瞬间把各种过往知识、经验快速调用形成直觉的判断,而这就是知识内化的结果。任何一个领域的真正专家,都应该对他所在领域的复杂问题有快速直觉的判断。
一个环境是否更容易产生创新机会,其关键在于:这个环境是否提供高频、高质量的信息、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越多元化的要素、越频繁的交流,就会带来越多的创新可能。两个生态系统的过渡地带,生物多样性最丰富;人脉、信息和资金交流汇合的地方,变化丰富,给人的启发和成长也是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