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冯爷说事
职场中有一种很常见的现象,被称为“螃蟹效应”。说的是钓螃蟹,如果竹篓中放一只螃蟹,那么这只螃蟹很快就能从竹篓里爬出来,即便盖上盖子,它还能从竹篓里出来;如果多放几只螃蟹,即使不盖盖子,螃蟹也永远爬不出来。因为当有一只螃蟹向上爬的时候,其余的螃蟹就会用威猛的大钳子抓住它,狠狠地把它扒拉下来,自己往上爬时,会被别的螃蟹拖下来,如此循环往复,无一只螃蟹能爬出来。
其实我们内心里是很厌恶这种行为的,很明显,损人不利己嘛。但在职场中这种现象却每天都在上演,而且比谍战片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我上家公司,就曾经发生过这种事,他们两位都是平面设计师,而且能力、资历都差不多,但工作任务和工资待遇却不一样。小强(姑且这样称呼)是和我关系比较好的员工,不知道从哪听说另一位平面设计师工资比自己多了一千块钱,心里耿耿于怀,关键是加班没有那位,来了紧急任务没有那位,发工资那位却排在了前头,任谁心里也不平啊。
自从知道了工资待遇不一样之后,小强工作再也没有那么努力了,反倒是把更多的注意力关注在那位平面设计身上。经过多次协商无果后,过了年来到公司的第一周,就果断辞职走人了。
每个人的能力都有高低之分,而最让人受不了的是高能力的人却拿不到匹配的待遇,有句话说的很好,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尤其是处在同一级别,这就是赤裸裸的欺负人还带喇叭广播的。
自私是人的本性,不要说你有多么高尚,在诱惑面前能不能抗得住,得看筹码有多少,一百万不动心、五百万不动心、一千万不动心、一个亿你就不会那么内心坚定了吧,所以说,千万不要拿欲望去考验人,因为一考验一个准。
人与人之间的嫉妒心都是因为相差无几产生的,拿一个屌丝和马云比,你产生的不是妒忌,而是膜拜,差距是产生妒忌心的催化剂,要么维持物理效应保持平衡,要么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倾覆。
实际上,同工同酬是一种很理想的状态,同工不同酬才是现实。同一岗位,有些人谈判能力比较突出,有些人知识技能比较广博,有些人会PS设计软件,有些人PPT做的漂亮,这就相应地为自己的薪酬增加了竞争的砝码。当然,排除老板个人喜好的问题——偏爱同性或异性。
很多公司也都有相应地公司规定,员工之间禁止讨论工资,一是为了公司的稳定,二也是为了不给老板添麻烦,否则你找老板加工资,他找老板加工资,每个人都觉得别人比自己工资高,哪还有心情努力工作呢,这样整个公司就会陷入瘫痪。你可以自己查,心里明白,但不能拿到台面上去说,就好比高手过招,点到为止即可,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很多人都把挣钱的顺序弄反了,公司不是说先给你多少钱才让你去做多少事,而是你能做多少事才能付给你多少钱。
同岗位的员工中,总会有那么几个人是抱着给多少钱就干多少事的心态在工作,真正努力踏实工作的人,最后得到的往往是最多的,领导不是傻子,你的工作状态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到领导那里,相信天不欺人。
讨论工资,如果能激发起你奋发图强的斗志,查漏补缺,及时补足自己的短板,用正能量的心态去追赶超越,这是值得提倡的。如果因为工资的高低导致自己心态失衡,燃起妒忌的小火苗,甚至不择手段诋毁别人抬高自己,用卑劣的手段中伤他人,反而会拉低你自身的道德底线,成为众矢之的。
如果你被别人妒忌了,那是因为你们之间的差距太小,再努努力,把差距拓宽拉长,让妒忌变成仰慕;
如果你妒忌别人了,那是因为你和他们的差距不大,稍微加把劲,把差距慢慢变小甚至赶超,让妒忌反转,被别人嫉妒的感觉其实也蛮爽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