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刘保松
世事洞察皆学问 感受、践行、精进
1. 定位
无论是个人、组织,还是产品、服务,都需要在用户心里打下深深的、独一无二的烙印。这就是品牌定位。
作为曾经的小米用户,“小米,为发烧而生”的产品体验、品牌定位、经营理念深刻影响着我。
无论现在小米手机销量跌出前5,我始终认为它对于国产品牌手机市场的品牌培育、行业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最近两年,只要拿起手机拍照时,就会经常想起“小米,为发烧而生”这句广告词实至名归。
为什么印象深刻?因为小米的产品、软件设计是站在消费者使用方便的角度考虑,会邀请发烧用户参与产品设计、聆听用户反馈
小米手机体验如下,你拿起手机、打开相机、拍照,向右拉就可以直接浏览刚刚拍摄的照片,再向左拉,又直接进入拍照模式。
这一个小小的细节,大大提升了客户操作便利——拍照、浏览、一气呵成,没有一丝多余动作。
2. 理念
就这一点,极大地提升客户使用体验,这是产品设计过程中,把消费者的感受放在优先考虑。这种产品设计理念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再看看现在销量前五的国产品牌手机,体验如下:拿起手机、打开相机、拍照,需要点击左下角图像才可以浏览刚刚拍摄的照片,如果继续拍照,还需要点击返回键。
这是一个复杂的设计吗?我不认为。这是隐藏在最底层的服务理念,接下来才是产品理念。
2016年中国手机市场销量超过华为、排名第一的一家双品牌运作的公司,这是一个重营销大于产品的公司,这些年每进入一个行业营销模式都没有创新:先观察、了解,再重金投入广告、狂轰滥炸、聘请最火热代言人,砸渠道、买终端,快速抢占三四级市场,提升销量。从VCD、DVD、学习机到手机,操盘手发概莫如此。
从销售、税收角度看,这是一个运营成功的公司。
从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认为这种模式快要到头了。
我认为中国市场多一个这样的公司不多,少一个也没有影响,它无法为行业发展、人才培养做出贡献,无法引领产品理念、技术研发,更无法在最基础的服务理念方面做出引领。
3. 创新
我们在设计学习平台时,提出来一个理念:我们有一个产品是"个人/团队时间优化",那么我们如何优化我们的产品、方便用户?
最便捷的方案:借助传播最广的微信,客户在浏览每一个产品时,通过“一键关注顾问/教练二维码”可以随时和专家顾问沟通、互动,解决客户“记忆、搜寻、添加”的麻烦。
无论是产品、服务还是个人、组织,都需要践行“时时创新”、“服务创新”的理念。
4. 案例
日常工作、生活中,经常可以听到这样一段对话:对不起,没办法,这是规定。。。
客户抖抖肩、摇摇头,无奈之下的回复:这是你们的规定,你们说什么就是什么,下次再也不来了。。。
这样的场景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这个场景背后隐含的就是服务及营销人员内心深处的声音——“监管机关/公司/领导这样要求的,我有什么办法” ,甚至会有抱屈的念头。
有没有更好的方法、策略?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有没有可能实现低限度的“双赢”?换个角度试一试,也许会柳暗花明。
「一句话点评」
伟大是稀缺的,创新可以无处不在,于细节处向创新致敬。
——刘保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