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开,六瓣头,粗粗大大,色白,近蒂处微绿,极香,碰鼻子香,香得掸都掸不开,香到让人受不了。香气浓郁到被人指手画脚而诟病,认为品格不高……于是汪曾祺这个好玩的老头愤愤不平,替栀子花慷慨地粗鄙代言:“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 ”
我不禁捧腹,这个有着优雅文墨的大家——一代儒雅作家,实在是率性幽默地可以!让人简直喷饭!心里郁积与憋屈一扫而光。对好指指点点没什么素质的家伙还讲什么文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没遮没拦粗俗骂回去,不是鲁迅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睚眦必报,少了不管不顾鱼死网破的苦大仇深,多了一丝诙谐风趣的轻松搞笑,幽他人生黑色一默,实在是痛快!
以痞子形象示人的文学大家王朔《至女儿书》:“煲汤比写诗重要 ....... 内心强大到混蛋 ,比什么都重要!”话糙理不糙,慈父柔肠一览无余。他更多口无遮拦的奇谈怪论,惊世骇俗又让人拍案叫绝,简直至理名言与醒世金句啊:有些博士其实见识没有多少长进,只是学会了怎么把一句人都听得懂的话写得鬼都看不懂。草根就没有话语权吗?是沉默大多数吗?不是皇家生下来的都是草根!你得瑟什么呢?大家不过都是草根!做人都不易呀,尤其是做得不像个人的时候……
莫言在《吃的耻辱》里极尽自嘲戏谑之生花妙笔:“那年我像傻瓜一样混进首都北京后,恨不得见到动物,就要点头哈腰表示友善……我这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没有记性。吃着我的人凶相又原形毕露了……回到北京后,遵循着母亲的教导,上了宴席,果然是不猴急了。吃得温良恭让,像英国皇室里的厨子那样。我等待着大家的表扬。人家是伟人,如我这种猪狗一样的东西,是万万不可用自尊、名誉这些狗屁玩意儿来为难自己……”更是发出警世良言:大家都在一条船上,如果船沉了,无论你身穿名牌、遍体珠宝,还是衣衫褴褛不名一文,结局都是一样的,人类的好日子已经不多了!......
老舍回忆《我这一辈子》带着幽默的辛酸信手拈来:“我们伺候鬼神,也伺候活人……一年之中,死十来个有钱人,我们便有了吃喝。顶过学徒三年,顶倔强的人也软和了;顶软和的人,也得硬了。学成出师后,我买了根烟袋,一闲着就拈上手吧唧几口,仿佛很有身份;我又学会了喝酒,时常弄两盅猫尿抿几口……”人生何尝不是这样,灰色苦难中也要学会自我解嘲苦中作乐。
走近江南隐世才女白落梅,感受她的玲珑心事与草木情怀。“移栽先秦的兰草,晋时的霜菊,南北朝的莲荷,唐代的牡丹,宋朝的梅花,取明代的小壶,盛接清朝的春雨,煮民国的普洱,就这样一生一世一双人,半梦半醒半浮生。”“落梅风骨,秋水文章”的传奇与才情惊艳了时光与众人,遂生出要做这样一个写字的灵性女子的执念……
雪小禅这个来自底层民间的村野女子,以兰心慧质煮字疗饥,在繁华不惊里用银碗盛雪......石破天惊的才气,在欢喜的旧光阴里指尖跳舞,将散淡如珠的生活,用信手拈来的文字不经意串连,素性寡淡的人生,竟呈现出不可方物的美,无心插柳就美出了风度,美出了温度,美出了气度!于是羡慕起这样超脱光阴与世外的素简生活!于是也想起颠沛流离半生的梁实秋先生之叹:浮生如梦,不如浅吟低唱,花看半开,酒饮微醺才是人生赏心乐事!
余秀华在文字里跋山涉水,穿越大半个中国,摇摇晃晃走人间这趟疼痛的残缺之旅。在田间仰望星空,开出诗意之花的她,人生舞台摇曳出的别样舞姿,让她在苦闷窒息的人生修行圆满,抵达了梦的远方……
余秋雨这位伟大的文化大师与暴走先驱,以拓荒者的勇敢,迈出中国文化苦旅的第一步,用义无反顾的脚步丈量出中华文化的浩瀚与深沉精髓,以郑重其事的笔调绘制出华夏历史文化的图腾与厚重底蕴......
……
人生是一次孤独之旅,生活是一场智慧禅修。阅读名家名篇,感悟大师情怀,在尘世,一个人的朝圣路上,且思且行,且行且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