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连起码的平仄韵律都不懂,还敢出“对联”让人对?
对联的要求比格律诗的要求都严格,格律诗的首尾联还可以不对仗。对联的上联最后一字必须要仄声,下联韵脚必须是平声。有人连这最简单的要求都不明白,还敢题联。难道是对联的规则都改了?还是不管怎么写都可以称得上是联!
以上是收到的问题,以下是回答。
这位朋友很生气,问题看似很严重。
但是换个角度看,这有什么关系?没那么严重嘛,不过是文字游戏罢了。这么生气,人家不在乎,气坏了自己,不值当的。
其实说得没错,有很多人确实连上仄下平的规矩都搞不清,但是这并非是他们的原因。这是我们对自身传统文化不重视,没有普及对联、格律知识的原因。
这是传统文化日渐式微的原因,但是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用不着痛心疾首。
因为在现在这个时代,不懂格律知识、不懂传统文化、不懂对联知识,是没有关系的,照样吃饭、照样科研、照样周游世界。格律知识只是浩瀚如海的知识中属于文艺创作类中的一种文体相关知识,给自己戴个高帽——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可是很多人如今连帽子都不戴,谈什么皇冠,又谈什么明珠?
诗歌、格律、对联知识在懂行,并且在这个领域里潜游的人来说,是重要的,是敲门砖,是资格,但是在对文学没兴趣的人来说,就是个p。
但是我们不能不让他某天忽然对这个p发生兴趣啊。所以懂行的人首要的责任是告诉他,这不是个p,你看有圆圆的形状,有妩媚的光泽,是蚌壳好多年孕育出来的,栩栩生辉,这是一颗明珠。只有这样,这些偶然感兴趣的小白才会逐渐登堂入室,成为我们的同路人,爱上诗歌、爱上对联、爱上这颗文学皇冠上的明珠。
这些不懂对联规则,但是喜欢出对联、对对联的朋友其实是可爱的,至少在他们眼中这已经不是个p了,这是放着光芒的珠子,他只是分辨不出来天然珍珠和塑料珠子。
换位思考一下,我们不懂手机,硬拿着诺基亚板砖机说是智能机,那些手机销售们会怎么看?是出离愤怒,还是耐下心来,告诉我们如何使用智能手机,并最终成为智能手机的用户?
道理是一样的。
一个人懂得知识,那么传播知识就不仅仅是一种义务,甚至是一种责任,当然更重要的是让这些知识将更多的人发展成为同袍。
所以,看到这些人,不要指责,不要鄙视,因为我们自己知道的东西也不过九牛一毛,五十步笑百步,这是一种知识领域的悲哀。如果这些朋友是真心喜欢诗歌、喜欢对联,那就耐心指导,让大家成为同路人。
听者,可以同行。
不听者,任他自曝其丑就是了。
不要因为自己懂得多一点就愤怒,一是没有必要,二是真心不值,三是知识如海,要保持谦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