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来朝图》
通常,元旦是指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人们习惯把它当作大自然生命周期的开始。因而,欢度元旦一直都是世界各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在我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元旦同样是宫廷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具体到大清王朝紫禁城里的元旦(农历大年初一),从本质上讲与民间并无二致,只是多了份典礼式的庄严和肃穆,活动多以规模宏大盛典形式表现。
为了宏扬清朝政府的威德,展现“四夷宾服、万国来朝”的繁荣景象,在乾隆帝授意下,宫廷画家们先后创作了多幅(元旦和万寿节)向大清王国朝贺、歌功颂德的绘画,作品之间只是在细节上略微有所不同。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乾隆《万国来朝图》便是反映当时元旦朝贺场景的最为精彩的作品之一。此画描绘的是藩属及外国使臣到紫禁城朝贺的场面。作者以鸟瞰的角度从太和门前的两个青铜狮子画起,将紫禁城中的主要建筑一一收入画幅,近大远小,主次分明,层次丰富,在大雪的银装素裹之下,整个场面宏伟壮观。
《万国来朝图》
大清朝的画师们用长2.9米、宽2米的巨幅画卷描绘下了这样的情形:1761年2月5日,即大清乾隆二十六年正月初一:太和殿前皇家侍卫身着华服、排列整齐,文武百官肃立静候待命;乾隆帝安闲地坐在后宫屋檐下靠椅上喝茶休憩,准备前往太和殿接见各国使臣;后宫人物众多,女眷们身着吉服三五成群或闲聊、或看热闹,孩子们兴高采烈的或嬉戏、或放鞭炮,太监宫女们各司其位或忙碌于元旦准备工作、或穿梭于庭院回廊;各国度、各民族朝贺宾客穿着艳丽的服装,外貌气质各自不同,带着琳琅满目、五花八门的贡品云集在太和门外,在左右两侧指定区域内人头攒动、等候乾隆皇帝的接见。队伍前面有一只经过精心装扮的高大威猛的大象显得神气十足,大象上坐着一人正与同伴交谈着什么……画面将万国来朝的宾客们巧妙地安排在画幅四分之一处的右下角,延展出画外仍有众多宾客,场面宏大十分热闹。
《万国来朝图》
各国贡使当中,最前排的是最守礼数的朝鲜国使臣,还有因为帝国“武义璜璜,陆慑水栗”,所以才不待帝国兵旗所指,“慕义归化,非以力征”的琉球、暹罗、安南、苏禄、南掌等国。
当然还少不了头戴大沿帽,身穿紧腿裤袜,高鼻深目——来自英吉利、法兰西、鄂罗斯、荷兰、大西洋国和大西洋属国波罗尼亚、咖喇吧、库车、翁加里亚国的贡使。这伙被称为“夷人”的角色,成为天朝大年初一朝贡盛典不可或缺的人物。
尽管列位臣工和各国贡使都已各就位,但真正的主角——“天朝大皇帝”乾隆仍未现身。他此时正端坐后宫檐下,快意恬然地享受儿孙绕膝之福。
这是清帝国最强盛的一刻,实在值得宫廷画师将这空前盛况以丹青妙笔描绘下来,于是,那幅《万国来朝图》便诞生了。
粉饰太平的画作和戏剧,还有各式各样来自各国的贡品、谢恩表,天朝的诏书敕谕以及各种礼仪,构成了天朝“万国来朝”庞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万国来朝图》
它看起来像是一场带有自夸性质的华丽大戏,意味着天朝的成功不是自吹自擂,更得到了天下万国的认同。这场大戏不仅仅是演给外来蛮夷看的,更是演给帝国全体臣民看的——它如此明白地告诉百姓,能生活在这样一个为万国景仰拥戴的国度,是多么的幸福。
而前来进贡的蛮夷贡使,更传达给天朝臣民明确的信息:除了天朝之外,其他国家没什么值得羡慕的。
为了“万国来朝”这个显而易见的神话,帝国甘愿付出任何巨大的代价,用难以计数的时间、精力、财富和生命来充实这个“神话”,使它变得“真实”。这是一个庞大的面子工程,而打造它的过程,则贯穿整个中国历史。
(《艺术品鉴》版权所有 如若转载 请标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