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里说:“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本篇不劝善,~_^)。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基本上都有其历史原因,一个人的过去塑造了这个人的今日,习惯也是慢慢养成的。
2018 年秋我喜欢温柔的阳光照在身上,原因是工作不如意,生活压力太大,家里人纷纷劝返,几乎所有人都给我打退堂鼓,同时刚刚进入社会不久,没什么承受能力,第一次醉的稀里哗啦也是那段日子之后不久。感觉就是啥也没有了。北京秋天早晚比较凉,有一次骑车上班的路上,注意到冉冉升起的太阳,温柔的阳光洒在身上,特别温暖,那一刻觉得人生还是有曙光的,也不管什么行人了,我开心的笑了。
轻松的心情是如此的简单:每天早上沐浴在温柔的阳光之下就可以开心的笑了,当一个人对这个世界的需求已降低至此,几乎面对一切都能平静如水了。
在接触梅尔罗宾斯的《五秒法则》之前,是在ted演讲里看到了她的一次演讲经历,看的时候感慨万分,到了其中一段,大概意思是:敢不敢从现在开始每天早上提前半小时起床?!当时正值奋斗兴致浓厚的时候,其实我每天早上起得已经够早了,但还是提前了半小时,从那以后要求自己每天4:30起床(真正意义上的每天4:30是在后来的一次约定上)。惊喜也从那开始了,
渐渐来到冬天,我摸着黑出门,骑车到行程一半的时候,来自遥远的东方就来了礼物,湛蓝的夜空配上鱼肚粉,稀稀落落的树木,有时预见皑皑的白雪,整个路途中每一处都是绝美的景色。之后的日子,我看日出一般都在公司窗外了,偶尔也会忘记,只有不经意间抬头时会注意到窗外的一抹粉红。其实从那时开始,我看到真正意义上的日出已经不多了,因为一般都在日出之前起床,日出之后,已经开始做充实自己的事情了,有半年的英语口语课(去广州时一起出去的朋友就是那时认识的)、python,js等形形色色的开发语言、《穷查理宝典》,《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等各式各样的课外书……
回到今天,2021 年 8 月 24 日,今早安排去公司处理服务器迁移事宜,家里做了下事情,出门晚了些,大概7点钟我才出门。也许昨夜暴雨的原因,踩起自行车,手臂凉飕飕的,出了小区之后,过了层层的树荫,我感受到了许久未曾感受到的感觉,温柔的阳光照耀在胸前,驱走了阵阵寒意,我想起过往种种,不免欣慰之感尽上心头。某种意义上,日出是我生活的起点,后来我才遇见了日出前更好的静谧,转而在太阳升起的前后做着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今晨我重温昔日同日出相遇的第一幕,相知已有三年,经历的太多,心情格外的复杂。一天中我最有效率的时间是凌晨、见过很多漫天的朝霞、到点休息,按时起床,严于律己、2020年初对机会的把握(得亏技能的积累)……日出于我,意义非凡。
感情来自于一段段共同的经历,当彼此被赋予了特殊意义的那一刻,便是永恒,才是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