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见到太多的“低智商的善良”,我们习惯了吃亏是福,因为父母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传统美德。我们习惯了委屈自己、习惯了不拒绝所有人。我们的文化历来追求的善是“人之初、性本善”,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意、向善之美。
但今天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们必须拒绝"低智商的善良",看完治愈系大师慕颜歌的作品《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帮你走出“低智商善良”这个大坑。
一、你理解的善良,其实只是懦弱
很多时候,我们理解的善良是帮助弱势群体,然后也给别人套上“你应该善良点”的枷锁。
马路上碰瓷的老人,甚至是插队的人、搞砸你工作的搭档或者合租室友的无理要求,当他们侵犯你权益的时候,你准备追究他们责任的时候,这时候就有各种的伪善的人站出来说话。
“她都那么可怜,你就不能善良一点?”“我都已经给你赔笑脸了,你还想怎么着?””都是朋友,你应该大度点。”还有新闻中常出现的评语“如果有足够的钱,谁会去抢劫、欺骗或者被压榨呢?”
有时候善良已经变成不用讲道理的挡箭牌。想想这些事若是发生在自己身上,你是最快跳脚的那个人吗。若是,请不要在别人发生这事的时候,站在旁边说风凉话:这人真是为人不善。
二、你的委曲求全,就是善良吗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书中最经典的一句话是:聪明是一种天赋,善良是一种选择。后者要比前者难得多。
很多时候,我都会被人称赞:性格好、没脾气。我还把这句话当成别人对我的最高评价。看完这本书回头想想,我在别人那里或许就是没脾气的冤大头而已。
我尽量避免与别人闹矛盾,经常委曲求全。或许在别人看来,就是一个没原则的人,所以朋友也会越来越少。我经常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的要求,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或许再别人看来,你这人也太好说话了,说的难听点,就是没主见、心太大。
如果我们习惯了沉默,习惯了委屈自己,习惯了不拒绝所有人,我们就会忘记,我们可以有态度、可以有观点、可以有能力,可以过上我想要的生活。
三、我这是为你好
生活中见到太多的父母,为了很好的行使自己的权利,拿“我这是为你好”这句话来控制自己的子女。大学同学中,有不少毕业后被父母叫回了老家,都被安排了很好的工作。我也逃不了父母的控制,在我大学毕业之后的3年里,父母用尽各种方法叫我回去考老师,这个职业稳定事少离家近,还加上离父母近好孝敬他们。父母只是满足了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去了解和满足孩子的需求。
生活中的朋友,朋友可以给你提意见,但最终的决定必须要自己做。之前做过一段时间的情感咨询师,做咨询师最避讳的就是引导咨询者做这样或者那样的决定。因为这个决定只是你的决定,并不是咨询者的决定。她所有过往的经历你是无法理解和了解的,你能做的只是为他考虑到多种选择之后所要承担的各种后果。
不管是父母、恋人还是朋友,我们都不能打着爱的名义,我这是为你好,而剥夺了他们的选择。这和道德绑架别人没有区别。我们必须要有边界意识,才能守护好自己的亲密距离。
四、可以替别人着想,但要为自己而活
我们可以替父母着想、可以替朋友着想,但我们首先应该为自己负责。你的生活都是自己的选择而已,我只希望这些选择是你自己选的,而不是父母或者其他人逼迫你做的选择。
一生太短,我很自私,不想仅仅过给他们看。低智商的善良,得到的是侥幸,失去的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