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为了谁去关灯而吵架。”
“谁洗碗会变成特别大一个魔咒。”
“你相信吗,我开了一天会,结束后发现手机里有79条他发的信息以及20个未接来电!”
“我真的不知道他要什么,是不想和我去旅行?还是不满意我选的目的地?为什么他不能直说?”
……
觉得耳熟?
是的,在我们跟闺蜜或哥们儿吐槽自己的另一半时,这些琐碎生活中的一地鸡毛是最常见的“下酒小菜”。尽管都是小事,我们却倍感痛苦,甚至会引发关系的破裂。
一切都变了,还是我们当初就没有选对?
为什么最初那个身披金甲圣衣、脚蹬七彩云霞的挚爱如今会变成那个我根本看不懂的、目光冰冷的陌生人?
安全依恋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回到它的相对面:我们为什么会在亲密关系中感到舒适?有人形容恋爱中的亲密——那种感觉就像寒冬里裹着毛茸茸的毯子窝在温暖的炉火前。
成年人在亲密关系中寻找的,其实是一种与婴儿向照护者所寻求的相类似的、人际间的情感交互与同频,心理学家把它称为“依恋(attachment)”。简言之,当我们在有需要的时刻得到我们的依恋对象及时的、相关的、有情感卷入的回应时,我们就感到自己在关系中是安全的,我们的副交感神经系统此时走到中控台前积极工作,令我们呼吸舒缓,心率降低,肌肉放松,整个人沐浴在一种松弛感当中,像极了吃饱喝足窝在母亲身边沉沉睡去的小baby。不论意识到与否,我们在亲密关系中的终极追求从本质上说就是这种安全感,而且有意无意的,我们总在能表达对方愿意为我和关系做什么的情境中扫描彼此的行为,由此推断其行为背后的目标与动机,以证明自己是安全的。
扳机情境
然而正如生活中没有完全一无是处的关系(因为那一定会导致这段关系的消亡),我们也不可能指望我们的依恋对象每时每刻给予自己的回应都带来教科书般的安全依恋感。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情境容易令我们在关系中感到不安全呢?
有研究者将这样的情境称为“触发不安全感的扳机情境”,它有可能包含以下一种或多种特征:
/****/1.当两个人的利益出现冲突时
电影《婚姻故事》中的妮可是一名极富创造性和感染力的女演员,在她嫁给才华横溢的戏剧导演查理之后,自愿放弃了出演影视剧的机会,留在查理的剧院表演舞台剧,但她其实一直渴望在洛杉矶、而非纽约生活。然而很显然,视进军“百老汇”为职业生涯巅峰的丈夫更愿意以纽约为家。此时两人的利益出现了冲突,当妮可一再要求去洛杉矶多待一待而查理都表现敷衍时,妮可感到的就是依恋联结遭到破坏时的不安全感。
/****/2.当一方的依赖令对方感到痛苦、负面或消耗时
当两个个体同意步入一段关系时,理论上都带着相互依赖(interdependence)的期待。然而,如果一方对相互依赖和接近的需要大于另一方,或者一方不小心激活了对方过去所经历过的令其感到痛苦和消耗的关于被依赖的负面回忆时,两人都会体验到不安全的感受。
/****/当关系中的一方或双方不清楚对方的愿望或动机时
许多时候我们并不真的知道伴侣在想什么,我们只是“觉得”我们知道,或者毫无证据地相信自己的推测就是对的。很奇怪,我们可以津津有味地去分析某个电影明星的私生活,却似乎并不真的好奇身边这个与自己悲喜相关的人内心真实的想法和需要。当这样的“想当然”被伴侣理解为忽视和冷漠时,不安全感就会犹如野草在心底肆意蔓延。
不同风格的我们
面对这些几乎是无法避免的扳机情境,不同依恋风格的个体会有不同的急性应对策略。
一般来说,在关系中更焦虑的一方容易不断去寻求保证以证明对方是与自己紧密联结的,例如监控对方的手机联系人和聊天记录,不断让对方付出(金钱或时间)来“考验”对方的“真心”;对能体现承诺的讯号保持高度警惕(你为什么不愿意见我爸妈,是不是你根本没打算跟我长久发展);并且,一点点可能有拒绝意味的信息都会带给个体巨大的痛苦和反应。
在这一切行为的背后潜藏的动机和需要就是单纯地希望对方能做出更多关于承诺的意思表示,而当这一企图落空时,个体就会把评判指向自己:ta觉得我配不上ta,我不够好、不值得,个体感到低自我价值甚至羞愧,脆弱、无力。
而相对在关系中“显得”更独立、坚强的一方,则容易在扳机情境的刺激下走“回避”路线。他们往往对他者没有那么多的信任,也许是他们曾经也企图在关系中依赖对方,但是对方却表现得不可依靠和不负责任,冷漠、拒绝,于是他们慢慢学会了减少自己对亲密的期待,以此来减少他人对自己的影响,拿回自己的掌控感。回避的个体会在关系中将独立的优先级摆在亲密的优先级之上,最小化自己对伴侣的依赖,甚至假装自己完全不需要亲密关系。当自己感到有压力时,他们的惯常做法是从伴侣那里撤回情感(而不是寻求联结);当伴侣感到有压力时他们也倾向于提供较少的情感支持,就像一遇到危险就缩回壳里的蜗牛,看起来有硬壳保护,实则内里是柔软易伤的。
这些表面的拒绝背后的心理动机和需要是:我希望和他者保持安全距离,因为,我真的很怕受伤。他们的评判是指向外部的:别人都是不值得信赖的,世界是冷酷多变的,求人不如求己。
那么,我们就只能绝望地面对关系中这些无法避免的扳机情境,任由它们摆布吗?尽管彻底改变一个人的依恋焦虑或回避很难,需要个体自身投入很多觉察与意志努力,并使用科学的方法,例如接受心理咨询、阅读自助手册并做行为练习等。
但是,我们也可以为伴侣做点什么。
/****/一些小的Tips包括:
·· 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前提,我们要做的绝不是去试图改变对方,仅仅是在一些容易激发对方不安全感、进而采取一些令双方都会感到不适的应对策略时提供一层buffer,起到缓冲的作用;
·· 当我们起了想为对方做点什么的念头时,要保证自己处于很好的状态下,自己是有能量的、有觉察的、自我慈悲的,既不是带着指责、教导的意图去对伴侣指指点点,也不是带着讨好、维护的态度去“哄孩子”,我们是清楚地洞悉对方说出口或没能说出口的需要,试图给对方一些力所能及的安慰;
·· 面对表现出焦虑相的伴侣,我们多表达对感情的承诺能带给ta最大的抚慰,例如当女友质疑你怎么不及时回信息时,令她感到安全的回应不是去争辩“我真的很忙啊”,而是,“我知道你担心了(看到/允许对方的情绪),我确实很忙(客观解释),但我也在乎你的感受(表达重视),希望你不要为此生气(表达自己的需要)”;
·· 面对表现出回避相的伴侣,最好的、几乎是唯一能令对方感到舒服的回应方式就是:允许ta缩回自己的壳里,以ta乐意的方式自己待一会儿。别担心,ta自己还会钻出来的,要紧的是,当ta探头探脑确认安全的时候,不要因为你的焦急又把ta吓了回去。
最后,永远别忘了,在关系中最难令双方受益的行为是去预测和控制伴侣(尽管放弃预测和控制有时候令人感到脆弱或恐惧),也切忌给自己和伴侣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最值得去尝试的部分永远是:在自我慈悲的基础上对他人的情感与行为保持开放,真诚地好奇它们,温柔地看到它们,进而与之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