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见怪不怪
【拼音】
jiàn guài bù guài
【释义】
看到怪异的现象不要大惊小怪。指遇到不常见的事物或意外情况,要沉着镇静。
【出处】
宋·洪迈《夷坚三志己》卷二:“畜生之言何足为信?我已数月来知之矣。见怪不怪,其怪自坏。”
解释:畜生说的话怎么能相信呢?我数个月前就来开始调查。已经看了很多这样奇怪的事,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近义词】
司空见惯 以怪为常 熟视无睹 大惊小怪 见怪未怪 屡见不鲜 少见多怪
【反义词】
惊心动魄 惊世骇目
【用法】
主谓式,在句中作宾语、状语。
【成语故事】
南宋时期,有一个著名的文学家叫做洪迈,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字景卢,号容斋,又号野处。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学士、资政大夫、端明殿学士,宰执、封魏郡开国公、光禄大夫。洪迈出生于一个士大夫家庭。他的父亲洪皓、哥哥洪适、洪遵都是著名的学者、官员,洪适官至宰相。洪迈主要作品有《容斋随笔》、《夷坚志》。
其中在《夷坚志》这部著作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奇怪的故事。有个叫姜七的人开了一家客店。这年春天,姜七隐约听到后院有人的哭声,开门去看,却又没有声音。姜七觉得很奇怪,但是也没放在心上。
有一天,店里来了五个客人住店。就在半夜里,五个客人他们听到了悲悲切切的哭声,感觉非常凄凉。他们循着哭声来到猪圈旁边,原来是一头老母猪在哭。有个胆大的客人喝道:“畜生,为什么在此作怪?”
谁知道这母猪突然开口说人话:“我本是姜七的亲母……”客人们大为惊奇,那母猪继续说:“我生前以养猪、卖猪为业,靠此发家……”母猪突然翻了个身坐起来:“我死之后,受罚投生为猪,如今后悔莫及……”第二天早晨,客人们把昨夜见到的事告诉姜七,劝他奉养那头老母猪。哪知姜七恼怒地说:“畜生的话何足为信!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谁知两天后姜七突然发病,姜七怀疑是那头母猪在作怪,于是叫人把它杀了。没过几天,姜七就死了。
【造句举例】
这类事,我知道得多了,见怪不怪,你可别记在心里,影响自己的情绪。
社会风气越来越开放,从前男女拥吻被视为咄咄怪事,现在则已经见怪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