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唐卡艺术(二) 唐卡的黄金分割比例PK达芬奇密码

题记:

达芬奇密码,是艺术界一直研究的话题,甚至被拍成了电影。不过在西藏的唐卡,其黄金分割比例和达芬奇手稿中的比例及其相似,这个比例被藏传佛教称为造像量度,所谓“造像量度”就是佛像人体的比例和造像的尺度......

佛教造像的形象都不是凭空捏造的,造像的身材比例、面貌、姿态、装饰等等,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并且以白描绘画的形式被收录。它所用的尺度单位是以造像的中指宽度为基本单位,即“一指”。藏民族神化了格萨尔,使他具有宗教性。显然具有宗教性的格萨尔雕塑必须遵循造像量度经的尺度,因为“它的创作来源于宗教,也来源于传统。

这些手稿可以算作画佛像的度量图,

度量也就是比例。

度量从十五世纪出现沿用至今,

唐卡不同派别本质的区别也就是度量不同。

度量需要師承,自己學不來...

关于度量,

小传要引用工布查布的一句话 

“过去的日子里,

如来以宿因三十二种大功德,

成就了如今的三十二种妙像,

又由于完全消除了凡夫的八十种妄想,

而具备了八十种随形好如此的妙胜庄严之相,

怎么可以无师而自学,任意增减尺度呢!”

因为几分的度量就具备几分的神气,

有具足神气才能引导众生生敬爱之心。

唐卡又因能引导几分

敬爱之心而获几分利益福报,

所以尺度是极其重要的。

尺度不准,正神便不住其中,

甚至有不好的作用,所以,

造像不是工匠可以任意而为的事。

这些精准的标线和格子,

看似有框框条条的束缚,

实则其中却能通过度量,

幻化出万般的形制。

最最紧要的是,佛在心中,笔自从容。

看完这些图我们开始

能懂得那些从前看不懂的抽象画了,

其实它们和这些唐卡手稿道理一致:

神聚则形不散,形聚神仍游。

此时,那句无数次让大家心情澎湃的

名句又要出现了:艺术难得不是技巧,

而是心境上的不再卖弄,

最最质朴的艺术情感,

才是一幅天才作品诞生的朴素本因。

唐卡,因着古老的

智慧和觉悟者丰盈的心,

而在形制之外,

幻化出了另外一个无尽的神秘精神世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