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载,孔子在鲁国当过几年官,鲁王对孔子很好。但是,有一次孔子参加祭祀,祭祀的肉迟迟未送到,孔子便辞官不干了。事后,有人问孟子说:孔子那么伟大的人,在鲁国干了几年,最后因为一次祭祀的肉未送到就走了,火气怎么那么大呀?孟子的解释却与众不同:孟子说,表面上看,孔子是因为一块肉走了,实际上是孔子在那儿待了三年,发现他“为政以德”的理念实现不了,再待下去也就没有意义了。但是,孔子又不能不感谢鲁国君王对他的礼遇,所以,他找一件小事作为借口,宁可让天下人说孔子的脾气倔,也不能说孔子和鲁王最后发生冲突了。简单地说,孔子不是以不同政见者的身份走的,这样就留有余地,面子上好看,将来若是再回来也好商量。一枚硬币有正反两个面,一件事情有对错之分,同样的,世界上任何事情没有完全绝对的,任何事物都有两个相对的方面。因此,无论做人、做事都不能太绝对,要给自己和他人留有余地。
吕坤说:“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凡事留有余地,是成功秘诀,更是人生智慧。比如,清人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随笔》中云:“四不尽”,即:“功不可立尽,官不可做尽,恩不可市尽,寇不可杀尽”。意思是说,功要立尽了,就会功高盖主,皇帝和功臣都会很不安。而官至极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看似荣耀盖世,其实危机四伏,君臣猜忌,必有一番死斗。高到无官可封的年羹尧,没想到后来一天被降十八级,最后还是被赐死。寇不可杀尽,则有两层意思,一是穷寇勿追,逼得他走投无路,会和你拼命;二是“鸟尽弓藏”,敌寇杀完了,将军谋士们也就死期不远了。这“四不尽”,虽然有些明哲保身的意味,但道理和效果不言自明。又比如,位于河南巩义的康百万庄园,珍藏一块中华名匾《留余》中“四留”铭云:“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这是康家教育子弟的家训匾,告诫子孙,凡事都要留有余地,人生在世,不要把福禄寿财都享尽占尽,把它留给需要它的人。可以说把留余思想发挥到了极致,道出了康家繁荣昌盛四百年的秘诀,就是凡事留有余地,忌盈忌满,过犹不及。
《尚书》说:“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矛盾对立的双方既互相依存,又互相转化。事物发展到了极点,超过一定限度,必定就会发生变化,转化到这个事物的对立面。如果把弓拉得太圆太满,就会折;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好事过头了,走到极端,也会向坏事转化。做人做事如果到了完全没有回转余地,就会产生盛极则衰的局面。譬如说,作画要留余,高明的画家,入画的景物再多,也总要在画面上留出二三分空白;吃饭要留余,吃七八成饱正好,益于健康长寿,胡吃海塞,吃得脑满肠肥,则是百病之源;喝酒要留余,酒至微醺,花至半开,是最佳境界,喝得酩酊大醉,那是自找罪受。两千多年前的哲人老子、孔子就洞悉了“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过犹不及,乐极生悲”的事物发展变化规律,古代许多智者都懂得“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物盛则衰”的道理,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礼记·曲礼上》中云:“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凡事要掌握好分寸,不能过分走向极端。真理再向前跨一小步,就可能变成谬误。比如,谁都有高兴快乐的时候,遇到喜事好事开心事,亲朋好友在一起聚一聚乐一乐,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喜庆欢乐也要把握一个恰当的“度”,适可而止。这个“度”倘若失控,则会出现不如所愿的后果。又比如,钱物追求要有节,不要“人心不足蛇吞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违背道义,违反政策规定,靠弄虚作假、坑蒙拐骗得来财富和荣誉,带来的不是幸福,而是灾难和良心的不安。还比如,一个人应该有雄心壮志,奋发努力,建功立业。但有了成就名气之后,不能居功自傲、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人出名了、红火起来了,招人羡慕嫉妒恨就会多,夸你捧你算计你的人也多,如果自己脑子发热发昏,很快就容易被“棒杀”或“捧杀”。再比如,个人发展进步总会有个“头”,如果“官瘾”太重,不知道适可而止,脱离实际、不择手段地追求提升,有可能上演“因嫌纱帽小,致使枷锁扛”的悲剧。
诸葛亮说:“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申居郧说:“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 ”人生的不快常常是毫厘之得失,半步之短长。世上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生存原则和实际情况,用不着看中别人的议论和评价,也别去干预别人。时刻保持一颗容人之心,凡事给人留有余地。万事不饶人,怨恨别人,不原谅别人,只会使自己更难过,不会给别人带来不良的影响,只有加重自己的负担,使自己不快而已。因此我们要宽容待人,给自己一点余地,给别人一个台阶,凡事做得太尽,则缘势必早尽。要学会换位思考,多想想自己的不足。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做事明辨是非,留有余地的人,才是一个明智的人。留有余地虽然只是一个小细节,但是却能决定成败。因此,给自己和别人留有一丝余地,你就会发现脚下的路越来越平坦、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