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父亲的严厉是我顽皮最大的天敌。父亲的脾气有些大,往往姐姐与我稍有些过错,轻则斥骂,重则体肤之罚。久而久之,我便对父亲存了深深的惧意。
记得八年前,初入学堂。没了父母的监管,孩童顽劣的天性越发显得张狂。那一整个学年里,我无意学习,只顾调皮捣蛋、上窜下跳,全然没有考虑会有怎样的后果。到了寒假,班主任分发奖状,听着老师念出一个个早已熟悉的名字,看着几个同学带着惊讶与欣喜,走到前面,我好似满不在乎,而眼底,却是隐藏不住的羡慕。
“一张破纸罢了,也没什么用。”我心里这般想着,一步一挪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带着煎熬,我终于到了家,父亲从里屋走出,瞪着眼,问道:“老师发没发奖状?有你的吗?”我有些畏惧,但却用不屑的语气回了他:“老师说没印够,下次再发。”随后觉得有些解释的意味,竟又加上一句:“不就一张破纸吗。”
父亲却突然火了,让我猝不及防。他一把拉过我去,没等我反应过来,便将我摁住,随即巴掌一扬,一落。刹那间,疼痛仿佛一抹星火,落在我的身上,燃着屈辱,冲上脸颊,我尽力挤住眼皮,可泪水依然涌出,仿佛要去灭火一般,丝毫没有停息。
父亲一直没有停歇。等到母亲出来时,全身上下,除了疼痛,我已没了其他感觉。那个寒假,在我的记忆里,是灰色的。
此后的每个学年里,我总会在那些,与我当初一模一样的目光下,走到老师面前,接过奖状。父亲自然也没再因此责骂过我,但我仍然不解——奖状,一张纸而已,什么用处呢?
一晃几年过去,父亲也不像从前那般暴躁,只是变得絮叨起来。有那么一次,父亲或许喝醉了,跟我讲了他的童年。他说,在他小时候,家里光景很是惨淡,爷爷与奶奶更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生活的困难让父亲过早地离开了学堂。
我终于明白了奖状在父亲心目中的价值。他每每看着满墙上我的奖状时嘴角总是上翘,而我也有一种释然。
父亲的严厉让我了解了生活知道了进步,这是父亲给予我成长,最好的礼物。
九年级一班 孙锦明
这篇小文章语言简练,叙事清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学堂奖状是父亲的追求也是对孩子的要求,结尾扣题。不足之处是文章的厚度还需增加,结尾略显急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