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070DQjClkLpndkncOmwArw
这篇文章讲了「达克效应」这个概念:
「达克效应(英语:D-K effect),全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英语:Dunning–Kruger effect),是一种认知偏差,能力欠缺的人有一种虚幻的自我优越感,错误地认为自己比真实情况更加优秀。简言之即:庸人容易因欠缺自知之明而自我膨胀。
Kruger 和 Dunning 将其归咎于元认知上的缺陷,能力欠缺的人无法认识到自身的无能,不能准确评估自身的能力。他们的研究还表明,反之,非常能干的人会低估自己的能力,错误地假定他们自己能够很容易完成的任务,别人也能够很容易地完成。」
https://mp.weixin.qq.com/s/kQ524fhTMWTsmLEnB4h4dA
这让我想起傅盛写的《傅盛认知三部曲之一:所谓成长就是认知升级》里面提到,人的四种认知状态: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 知道自己不知道 - 知道自己知道 - 不知道自己知道,这四种状态的比例分别是 95%、4%、0.9%、0.1%。
https://mp.weixin.qq.com/s/f0s9Kuv5IDScX5We5mSIgg
巧合的是,在我写下上面这段后一天,傅盛在自己的公众号文章(《穿越那座绝望山谷》)有一段关于这个话题的评论:
「人的成长过程就是如此。不止如图中:会有愚蠢的高峰,也会有绝望的低谷,再有开悟之坡;大多数时候,我们的成长是螺旋式上升的,我们的认知也会经历一个周期。当你跨过一个周期,你开悟了,但过一段时间你又会开始觉得自己好牛,然后又会跌下去,再起来,又跌下去,不断往复。所以,人的成长,就像企业,也是非连续性的,曲线式前进的,呈现周期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