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的自我边界,一旦突破便不好筑起。
一个事事追求自己可以更好的人,在成全和成就别人的方面,更容易掌握不好尺度,从而突破了自己的边界。而可笑和讽刺的是,这样的突破一直都是自己一厢情愿,因为没有与另一半交流真实的内心想法,便以自己认为对方可能会舒服或高兴的方式做了决定,而事实上即委屈了自己,也将对方强行的绑架在你自己的委屈之下。想想,自己何其愚蠢!对方何其无辜!
婚姻中,确实需要双方的相互体谅和理解,相互包容与退让,但我在设想一个更开明和开诚布公的相处方式——是否一个建立在更明确双方真实想法上的商量与应对,更适合一个健康的婚姻关系。而处在婚姻中的我们,又是否真的能够做到没有顾虑的表达真实的自己。
最近发生的事,让我一直处在混沌中,没有头绪。起初,是因为我被事件本身所激起的愤怒情绪淹没了,在情绪的掩盖下,我无法调用我的理智,没办法理性思考。最近几日,随着情绪的消退,我开始真正的自我剖析和理性认知。
先说说我的不理解。我左思右想,为什么会对这样的婆婆如此不理解,究其原因,其实是因为比较。因为我有一个孩子大于天,事事孩子为先,甘于奉献一生而从不抱怨的妈妈。在这样一个伟大妈妈的庇护下成长,我感受的是享用不尽的关怀和支持,无论什么,无论多难,有妈在,我心里就有支撑,生活就无后顾之忧。因为她的奉献和牺牲,才能让我在广阔天地中肆意翱翔!说的更明确些,我可能更习惯了这样一个时时处处为孩子付出的妈妈。虽然在婚姻生活中,我并未期待婆婆也时时处处为了孩子付出,但还是会在关键时刻对她抱有像自己妈妈那样的期待。我也曾想,这种关键时刻的期待和指望是否合情合理,客观来说,我觉得合情,但未必合理,因为无论是婆婆还是妈,她们都是独立的,有自己需求的人。就像之前大姐分享的文章,人生顺序应该是自己第一位,伴侣第二位,孩子第三位,父母第四位一样。虽然很难,但她们应该是自己的第一位。即便家是个讲情不讲理的地方,但如果我之前就能把这个想的通透,可能就不至于那么气愤和寒心。日子虽然是基于2个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两大家庭的融合,但处在日子里的每个人,即便是对相同的经历,也依然有着不同的感受,没人会百分百的按照你希望她得到的感受去感受。既不合理,何必强求!至于家中的情,它是维系家庭情感的最重要粘合剂,但巧妙的是,它是个不可量化,可自我调控的情感机制。我承认发乎情的付出,受益的不仅是家人,为家人付出后的的自我认同与自我满足,也依然滋养着自己。所以,婚姻双方,无论哪一方发乎情的付出,只要掌握好尺度,不要再突破自我边界,带着委屈和牺牲感,我相信,都是可以很好的自洽的。
再说说我的心寒。心寒来源于委屈,而委屈又来源于什么呢?是一厢情愿付出后的反馈。这里一定要强调一下,是一厢情愿。因为这是突破自我边界的一个自以为是的主观动力。没有人明确要求你要怎样去付出,更没人明确要求你为了谁去付出,更加更加没有人要求你要为了这个家庭承受委屈而付出,一切都来自于你个人对这个家的情感,源自于你心中那个对家庭的期望。我想了想为什么我会一厢情愿,可能这还是跟老妈有关系。在享受着老妈为了我们一家人无怨无悔的付出的同时,她的这种付出也深深的烙印在我的心里,我很天然的认为,对待家庭,就该像老妈一样,竭尽全力,尽我所能,倾其所有。而这,恰恰埋下了突破自我边界的种子,也是委屈萌生的种子。其实我更应该明白,家庭因我而存在,而非我为家庭而生存。所以在家庭生活中,还是要掌握尺度,不该自大,把自己看得那么重,那么无私,不该“想当然”、“豁出去”,更不该自以为是的认为只有我的付出,才能成全这个家庭,换来家庭的和谐。家,不是一个人的,它是一个一加一大于二的存在!
最后说说那个被委屈无辜绑架的另一半。之前我一直觉得他夹在婆媳之间会很为难,但通过这次事情的处理,我觉得我是杞人忧天了,他完全值得我信任和依靠,值得我把内心真实的想法告诉他。他很强大,完全有能力妥善的处理我们共同面对的棘手问题。虽然他常常说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办,而我也特别自以为是的当真,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跟着想办法,但事实上,我完全没有必要想当然的认为他是脆弱的,需要依靠我的付出和退让来庇护。现在想来,在这段婚姻中,我不但突破了自己的边界,还侵略了他在家庭婚姻中的主导地位。我总自信的认为,我是可以保护他,给他幸福的人,其实颠倒了,他才是家中那个我可以指望保护我,给我幸福的人,而我,应该是个给他幸福回馈,认同和滋养的人。所幸,我现在的觉醒还不算太晚,调整我的角色和尺度都还不迟。
写到文末了,说说婚姻中的需求表达。婚姻关系中,我们很容易被“为对方着想”而禁锢了自己真实需求的表达,很多时候,都是心照不宣的体谅、隐忍和包容。但因为不能真正了解对方的真实需求,就会犯我在婚姻生活中的错误,即绑架了另一半又难为了自己。其实我们更应该开诚布公的表达自己的为难,给予对方更大的信任,去勇敢表达需要对方为你做出的付出。婚姻既是恩情,既要有恩,也要有情!
再说说我对婚姻中自我边界的认识。
之前看到过很多文章,都说别在婚姻生活中迷失自己,我曾经对这句话不理解,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迷失,怎么会迷失。现在大体能明白一点儿了。因为基于情感建立起来的家庭,你会不自觉地因为爱而无节制,这种无节制不仅限于你对家庭的付出上,还有你对家庭的期望。当你感受到的反馈与你之前的付出和期望存在差距时,你会感到失望、沮丧、委屈甚至是抱怨。所以,婚姻中的自我边界,一方面要掌握付出的尺度,一方面还要控制期望的程度。而之所以说婚姻的自我边界一旦突破就很难再筑起,是因为,你习以为常的付出和期望已经转化为一种欲望,无止无休。而在婚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边界,你一旦突破了自己的,必然会侵犯到另一半的,从而干扰他在婚姻中的生活。一旦你踏足了另一半的领域,而另一半又出于各种原因的包容或退让,将会打破婚姻生活的平衡,两人组建的家庭,若最后成为一个人的主导和控制,婚姻果实的甘苦可想而知。
所以,在我还能清醒认识自己问题的情况下,在我还没将付出和期望转化成欲望的情况下,我该重新筑起我的自我边界,为了自己,为了另一半,为了我们的家。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