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氏和中行氏同出一族,其最早的祖先是晋武、献公时的原氏黯。原氏黯虽然也是姬姓,但并不属于晋国公族,其来源根据其称呼可知,应该是来自原地。当时的原地仍然是周王室直属的公国,原氏黯大概就是来自于原国的公室子弟。
原氏黯到达晋国时,晋国正处于七十年曲沃代翼内乱的最后阶段,因为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晋武公得国后将其封于荀地,因此后来便以荀为氏,而原氏黯便开始以荀息的面目出现。
荀息的事迹主要有两件,最让他名声大噪的是献公晚年的假道伐虢。当时的晋国,在献公大力的灭国夺邑过程中开疆拓土,实力大增,便想要染指中原。而在晋国进据中原的要道上却横亘着两个曾经强盛的国家——虞和虢,晋国要想顺利进主中原就必须要扫清这两个障碍。
但在当时,虞虢两国唇齿相依,互为支援,晋国不论攻打哪一国,另外的一国就必然会施以援手,以当时晋国的实力,同时应付这两个国家还是有些难度的。就在献公为此头疼不已的时候,荀息不失时机地献上了假道伐虢之计。
献公十九年(658BC),荀息用当时很是稀缺的宝马美玉贿赂虞君,使得虞国同意晋国借道伐虢,攻取了虢国重镇下阳。三年后,荀息又故伎重演,再次借道虞国,攻取了虢都上阳,灭掉了虢国。随后,晋军在回师途中,又出其不意地将虞国一举攻灭。荀息略施巧计就将虞虢两国兼并,由此也显示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
然而以荀息的才智,却也是一个愚忠之人。晋献公晚年由于在立嗣的问题上接连出错,逼迫太子申生自杀,公子重耳、夷吾出逃国外,导致了三公子党众的不满。献公自知骊姬的幼子难以服众,恐怕无法保持君位,临终前便托孤于荀息,让他保护太子继位。荀息自知献公交代给他的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一心忠君的他竟然不假思索,当即立誓表示不辱使命。
献公死后,权倾朝野的里克、丕郑决定举事杀死奚齐,事前还曾向荀息通了气。但荀息死忠的决心不变,明知自己难以成功,仍然不肯动摇。于是里克、丕郑集结了三公子党众,先后杀掉了荀息扶植的奚齐和卓子。荀息终究未能保全二位公子,最终只好自裁以向献公谢罪。
荀息的做法,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因而给人留下了一个愚忠的印象。左传在评价荀息时说道: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荀息的悲剧,或许是由于他过于执守承诺,然而更多的是,他太过于轻易许诺了。
荀息之后,整个荀氏在惠公时期都无所作为,到晋文公时期,才有了荀林父担任中行将的事情。而这中间据说还有一代,按照世本的说法,荀息之子、荀林父的父亲,是一个叫做逝敖的人;而根据太平御览的说法,这个人却叫做舞嚣,这其中还有一段传奇的故事,此处略去不表。
晋文公五年(632BC),晋国城濮大胜楚军,因此作三行,而荀林父则担任中行将。这个三行的编制只存在了不到三年时间,到文公八年(629BC)又撤销了三行,将原来的三行改为新上、下两军。荀林父也就成了晋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担任过中行将这样一个职务的大夫,大概是为了纪念这样具有特殊意义的职位,荀林父便以中行为氏,成为晋国中行氏的开创者,荀林父也因此被称为中行伯、中行桓子。
作五军之后,荀林父没能进位为卿,一直到襄公七年(621BC)的夷之蒐,荀林父才算是进入了内阁。当时卿大夫之间利益难以协调,各方之间争执不断,经过了三个月的流血斗争,到是年十一月,随着狐射姑的流亡,荀林父又被确认为上军佐,内阁排名第四。
但这一切都还没有结束,在随后到来的令狐之战和五大夫之乱中,下军将先蔑逃亡到秦,中军佐先克被叛军所杀,而上军将箕郑父和下军佐先都也都因为参与叛乱被赵盾所杀。经过一番昏乱的厮杀,赵盾和荀林父就成了六卿之中硕果仅存的两个人,荀林父由此也升格为中军佐,地位仅次于赵盾。
在如此昏乱的局面下,各派势力互相残杀,唯有荀林父能够做到不偏不倚,稳坐钓鱼台,最后成为这场内乱的幸运儿,这就有着很大的智慧了。
荀林父在担任中行将时,先蔑担任的是左行将,同在三行任职,因此关系较为密切。当赵盾派先蔑去迎立公子雍的时候,荀林父就看出了其中的端倪,他私下里曾劝过先蔑:“君夫人和太子都在国内,却要你去国外求立新君,此事有太多疑点,你还是慎重点为好。我劝你以生病为由,推掉这次使命,暗中观察局势不就可以了?再说了,这样的事情,派一个大夫去就可以了,你我一起共事多年,我真的不想看着你出事,因此才来劝你的。”
但先蔑显然是对赵盾太过信任了,没有听从荀林父的意见,结果就在他们随秦军回国的路上,被赵盾突然袭击,无奈之下只好逃奔到秦国,从此再也没有回来。为了体察自己过去的老战友,荀林父特意派人把先蔑的家人和财产送到秦国。
荀林父就是靠着敏锐的洞察力和老好人的性格,在短短几年时间之内,就由一个普通的大夫成为晋国政坛上的二号人物,可以说这是他的幸运。然而,祸福总是相伴而生的,在政治强人赵盾的统领下,晋国的军政大权,实际上是牢牢地掌握在赵盾一人手中的,包括荀林父在内的其他卿大夫,很难在国家的大政方针中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又是他的不幸。
此外,荀林父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军佐,并不是因为他与赵盾的关系有多密切,反而是因为他太过于谨慎,赵盾实在找不到他的毛病,找不到一个不让他升迁的理由,只好把他暂时放在中军佐的位置上,做一个毫无实权的名义上的副手。而赵盾真正信赖的,是诸如郤缺、士会、臾骈、栾盾这样的死党,而荀林父就在这样一个赵氏的班子里被彻底孤立了。
荀林父在这样的班子里可以说是吃了不少的苦头,611年的宋国内乱,荀林父率领诸侯联军讨伐宋国,然而却因为灵公收受了宋国的贿赂,结果导致诸侯干预宋国内乱的行动就这么虎头蛇尾地结束了。一般来说,人们都相信这个灵公做的主,但是如果细细分析的话,恐怕还是赵盾在背后使绊子。
面对赵盾的使坏,荀林父不是没有做过努力,在615的诸浮会议上,他曾经主张召回逃到狄国的狐射姑,以达到制衡赵盾的目的。然而以他的势单力薄,终究还是无法在如此重要的决策上占据主导权。到赵盾死后,荀林父也没有能够顺位接替赵盾的职位,反而被自己的直接下级郤缺越级,可见其地位有多尴尬。
到景公三年(597BC)郤缺去世之后,在中军佐的位置上坐了近二十年的荀林父,终于又前进了一步,成为晋国的执政。然而郤缺执政的几年间,正是楚国国力蒸蒸日上的时候,而郤缺却只管忙着壮大赵郤联盟的势力,在内政外交方面的建树就很一般了,在这么折腾了几年之后,留给荀林父的是一个内外纷乱的烂摊子。
面对这样一个烂摊子,在赵盾阴影下中规中矩二十年的荀林父突然感到无所适从。在国外,楚国的势力不断北上,侵蚀着晋国的势力范围。在国内,包括赵氏、郤氏、先氏在内的强家子弟,个个都觉得自己是一块做卿的好料,似乎都有些看不上这个被他们孤立多年的中军元帅,局面完全失去了控制。
做了一辈子老好人的荀林父,其善于妥协的性格早已是积重难返,因此便习惯性地采取了一个取巧的手段来平衡各方关系。他先是任命了先毂、士会、郤克、赵朔、栾书这些强家宗子为卿,然后又在六卿之外设置六大夫的职务来安置那些不得志的强家子弟,这其中就包括赵括、赵婴、巩朔、韩穿、荀首、赵同。
然而不管他采取什么样的方式,都无法满足这些纨绔子弟的愿望,他们所追求的,或许是一个能够让他们全都进入六正的方案——而这毕竟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就在荀林父被国内的利益分配搞的焦头烂额的时候,楚庄王正雄心勃勃地北上伐郑了,郑国求援的使者来了一批又一批,但却始终看不到晋军的影子。郑国苦苦坚持了三个多月,,晋国才不紧不慢地赶往郑国。
然而当晋军到达黄河北岸的时候,就听说郑国已经投降了。荀林父率领的是一个临时组建、内部极不协调的班子,在这种时候荀林父所能想到的也只能是撤军了。
这是一个英明的决策,大概也是荀林父在这场战役中唯一一个英明的决策,但这个决策却受到了先毂的破坏。于是荀林父在韩厥的劝说下,只好随着先毂一同度过黄河,形成了与楚国决战的态势。
而从这一刻起,荀林父就开始接连犯错。他先是无法约束下属,让先毂、赵同、赵括、赵旃、魏锜这一众不得志的人扰乱全军的布局;又心存侥幸地让魏锜、赵旃前往楚军驻地“求和”;最后又在楚军出动的情况下慌乱下令全军撤退,甚至还说出了先渡河者有赏这样的昏乱的命令。
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邲之战以晋军的惨败告终,晋国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为耻辱的一次惨败。回国之后荀林父向国君请死,景公本来也想让他担起这个责任,但在士渥浊的劝阻之下,才免于一死,并继续担任正卿的职务。
荀林父虽然侥幸免于一死,但是却不得不面对霸业危机最为深重的处境:宋国在晋国的指使下攻打陈国,然而卫国却背叛晋国援助陈国;楚国趁着战胜的余威围困宋国九个月之久,导致宋国与楚议和;东方大国齐国也开始与楚国眉来眼去,鲁国在齐国的侵蚀之下开始与楚国联络;地处西陲的秦国和戎狄也趁晋国衰弱入侵晋地……
晋国的霸业面临着全面崩盘的危险,面对着这样众叛亲离的局面,晋国的日子很是不好过,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楚国在中原原本属于自己的势力范围上横行霸道。
痛定思痛,荀林父只能忍辱负重,开始向戎狄要土地,景公六年,荀林父以讨乱为由,灭掉了赤狄潞氏,为晋国争取了很大的发展空间,这才如释重负地把重担交给了士会。此后士会郤克继续延续荀林父的政策,先后讨灭了赤狄的甲氏、留吁、铎辰,并最终与卫国联合攻灭了赤狄残留的廧咎如,彻底铲除了赤狄对于晋国后方的威胁。
荀林父之后担任中行氏掌门的是中行宣子荀庚。晋景公八年,荀林父退休后,荀庚因袭父爵进入了六卿行列,担任下军佐。其后又随着士会的退休和赵朔的早夭,荀庚接连进位成为上军将。到景公十七年下宫之役后,赵氏淡出了权力体系,而荀首也于当年去世,晋国重新进行人事调整,荀庚进位为中军佐,地位居于栾书之下。沿袭父爵进入内阁的荀庚,似乎也秉持着中庸的处事原则,在这个人才辈出的时代算是一个存在感很弱的人。在整个从政期间,没有任何可以拿得出手的政绩。倒是在这默默无闻之中,似乎与当时执政栾书的关系很是密切。
麻隧之战后荀庚就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他的儿子中行献子荀偃(字伯游)。中行偃在鄢陵之战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且一出场就担任了上军佐的职务,在八卿之中名列第四位。鄢陵之战中中行偃并无突出的表现,战后士燮去世,三郤被灭,中行偃顺位担任中军佐。
但由于与栾氏之间的亲密关系,中行偃被卷入了一系列的内部斗争中,并最终伙同栾书杀害了晋厉公。因为有了弑君的前科,本来应该在栾书退休之后接任正卿的中行偃,在悼公元年的人事调整中没有得到顺位的提拔,而是接连被韩厥、荀罃和士匄超越,甚至还遭到降格使用,由中军佐退居上军将——在内阁中的位置不升反降,这在晋国的历史上恐怕也是独一无二的。
一直到悼公十四年,荀罃去世,中行偃才在士匄的谦让下成为晋国执政。在其执政时期,晋国公室力量下滑,开始进行人事收缩。而在国际事务上,由于楚国受吴国侵扰不能北上,主要是处理秦国、卫国和齐国相关的事务,详情在后面的章节中会具体介绍,此处不再详述。
中行偃大体来说还是一个公忠体国的大夫,在临死之前担心的不是自己的家族内务,反而是伐齐事功之未尽。中行偃死后,中行氏的家业由他的儿子中行穆子荀吴继承。荀吴在平公四年中行偃死后进入内阁,担任下军佐的职务。关于荀吴的事迹,以后会着重介绍,此处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