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暴并不是遗传的
可能你也发现了,如果一个家庭里,父亲有家暴现象,那么很有可能,他的孩子在成立家庭后,也会成为家庭成员的施暴者。
有人会问,难道家暴还会遗传吗?比方说那个“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他就曾多次家暴妻子,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其实李阳的父亲,从前就是用这样暴虐的方式对待他的。
有些曾经遭受过家暴的人,不敢迈入恋爱和婚姻的这道门,因为他们总觉得自己身上流着家暴的血,这种血一辈子都无法舍去。
其实这倒没必要担心。因为根据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研究发现,基因无法对人的心理、精神特征(包括性格)等造成影响。这就可以说明,家暴,并不像身高、相貌这些,会从父母那里遗传到下一代。
可是,为什么我们总是会和父母一样?
2、为什么,我们总和父母一样
豆瓣上曾经有小组,叫“父母皆祸害”。这个小组聚集的,都是在父母子女关系中受到过伤害的年轻人们。他们控诉父母对自己的嘲讽、贬低,控诉父母权威一般的棍棒教育。
虽然因为一些原因,这个小组如今已经不在了,但这样的故事仍在发生,类似的小组还在继续建立,因为这些在家庭关系中被父母伤害的人,试图抱团取暖。
可他们当中的一些人痛苦地发现,慢慢地,自己竟然变成了讨厌的父母的样子。
子女的性格和其他一些特质,总是会和父母相像。就比如我们一开头就提到的问题,为什么家暴的父亲,儿子长大后也会成为施暴者?
在《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这本书中,作者写道:
事实上,你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受到的养育方式。
父母对孩子是关爱还是虐待,不同的养育方式,会对下一代子女性格的形成,未来的发展,都会造成几乎是决定性的影响。
那么,父母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对孩子形成影响的呢?
首先,是言传身教。
对于幼年的孩子来说,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去模仿,慢慢就变成了他们自己的习惯。比方说,如果你有做瑜伽的习惯,练习瑜伽的时候你会用鼻子快速地呼气吸气,发出很重的鼻音,那么你几个月大的孩子就会模仿这个小细节。
如果你是一个守时、温和有礼貌的人,你的孩子在无形中就会养成这样的性格和习惯。而相反,如果你习惯了大呼小叫,处理事情的时候喜欢用粗暴的方式,那么你的孩子多半也是个急躁的性子。
除了言传身教,虐待也是造成父母和子女相似的一大原因。这里所说的虐待,包括身体虐待和精神虐待(对孩子冷漠、语言暴力、对子女有差别对待等)。
父母有时会把孩子当成情绪的垃圾桶,当他们在工作上不顺,或是因为各种原因心情不好、路途不顺的时候,就会选择把消极情绪发泄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为他们认为,孩子是他们的财产,是他们创造的,所以在潜意识里就会觉得,可以任意对待孩子。而且,孩子在幼年的时候,无论从身体还是思想上都处于弱者,父母可以毫无顾忌伤害孩子,对孩子说,“你很丑,你很笨,你什么都做不好”诸如此类的话。
而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往往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而且,他们也总是选择通过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通过对别人的语言暴力,精神虐待,将自己代入曾经伤害过自己的父母的角色,这样就好像,他们可以避开童年时期自己受过的苦一样。
殊不知,这样的伤害只会循环下去,继续伤害自己,折磨别人。
3、在家庭中受过的伤害,并不是你的错
《狗十三》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它让我们看到了青春时的伤痕。它呈现的,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家庭。
当看到李玩被父亲打时,很多人都哭了。
如果你也在原生家庭中遭受过伤害,那么,像《心灵捕手》中桑恩对威尔说的,我也想对你说一句:这不是你的错。你的成长环境,你父母的养育方式让你变得悲观、失落、暴躁,但这并不是你的结局,你完全有可能通过成为你想成为的人,而不再重复你父母的老路。在你有了孩子之后,你也可以用对他们的爱,来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你无法选择出生的家庭,但你可以选择以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