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 这个词,总是那般的甜蜜而又暖心。每当喊起妈妈的时候,总有一种美妙的情感从词韵中渗出来,像涓涓流水,涌进心底,不再干涸,这就是爱。从襁褓到如今,它慢慢沉淀,那是我在岁月的旅途中,妈妈给予的遮阳伞,避风港,激励石,航向标。
我的妈妈,请允许我用文字的方式,来表达我对您的赞美和尊敬。如果不是因为我的腼腆,我相信您会在生活中多了一份拥抱的温暖。现如今,缺少的这份温暖,我将用文字表达出来,诠释您的付出——那头上增添的白发和脸上多出的皱纹。
首先,就从我的童年开始。回忆,往往是最震撼的东西才能被记得更清楚。我很小的时候,体质比较弱,经常感冒,症状多表现为:发烧、呼吸不畅以及嗓子眼会发出呼哧呼哧的声音。每次,妈妈总会火急火燎地催促爸爸,带我去看大夫。那个场景下的妈妈,总是满脸焦虑,不思茶饭,守在我身边,温暖的手时而摸着我的额头,关切地询问我,哪儿疼,哪儿难受,恨不得她自己来承受这种病痛。直到我的病情好转,虽然妈妈脸上的焦虑渐渐隐去,但是整个人变得憔悴了。我能深切地感受到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这爱就像浩瀚的大海,无边而又深厚,潜藏在我的心底,撞击着我的心灵。
1992年,我年仅6岁。那个年代,西北农村是比较贫寒的。村里的农户杀一只鸡,熬一锅汤,就算是一道佳肴了,更别说吃上一顿美味的山鸡面了,一般人想都不敢想。因为我家是猎户家族,偶尔也能吃点野味。在我们家最贫苦的时候,是靠父亲打猎支撑下来的。因此,父亲也被冠上“神枪手”的称号,这也是乡里人比较羡慕的一点。还记得那年冬天,父亲打了几只野鸡,妈妈挑了两只肉肥个大的,煲成汤,做了饸饹面。妈妈在瓦罐中盛满野鸡汤,装上一些饸饹面,让父亲给邻居家汪大爷趁热送过去。当时的我很不理解,为什么我们自己的东西要送给别人了,我一直耿耿于怀。等我懂事后,替母亲为邻居家的几位老人送过热汤,换回友谊的目光和感谢之后,我才有所理解。妈妈是一位善良而又智慧的妈妈。当涉及到给邻居家老人送好吃的这件事上时,妈妈是这样说的,“人老了,都挺可怜的,这个阶段的人都比较嘴馋,况且他们在我们有困难的时候帮助过我们,我们要懂得知恩图报”。妈妈的所作所为和这一番话,把我深深地震撼到了。从此,我以妈妈为榜样,在心底建立了一个标杆,来约束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
这么多年了,我没有看到过妈妈和村里的人吵过架,村里的人都待她很好。她从来不理会流言蜚语,这或许是她和村里人相处得融洽的直接原因了。况且,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她总会帮上一把。如果有人在她面前说他人的坏话,她也就听听罢了,绝不会传到第三人的耳朵里,所谓谣言止于智者。如今我们远离家乡,时不时地,村里有邻居打来电话,嘘寒问暖,亲近如故。这些都离不开妈妈的待人接物。我可以说妈妈是善良的,感恩的,还是智慧的。
现如今,妈妈劳累了大半辈子,不能享受清福,还要不远千里,来到陌生的大城市里,隔着每日对家乡的思念之苦,帮我们带孩子。每当我们上班的时候,总会把孤独悄悄地留给妈妈,唯有不懂事的孩童增能添几分热闹。早饭,晚饭,收拾家务,带孩子,眼看着妈妈一步一步沦为我们的保姆,她却没有一丝的怨言,只有对我们的关心。每一次下班回家晚一点,或者是公司,朋友聚餐,妈妈总要打来电话寻问一番,怎么还没有回来,叮嘱少喝一点酒。妈妈的爱很走心,我们却不太在意,觉得这是人之常情。妈妈们太不容易了,在我们身上花去大半辈子的时间,还要为我们的下一代操劳。作为儿女的我们,应该腾出一些时间,好好的陪一陪我们的妈妈,多给他们一些温暖和“爱”。
我的妈妈,千千万万个为孩子辛苦了一生的妈妈们,我用简陋的文字赞美你们。你们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女人,你们的爱如潮水,奔腾不息,永远流淌在儿女们的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