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学会成长:爆发式成长的二十五个思维模型》有感
在想今天到底要写什么,就想到了之前看完的这本书。
其实这本书并没有多亮眼,我看有人评价说就是二十五篇公众号文章凑起来的。
不过没有关系,这并不影响我从中能得到一些启发。
这一年我一直在看成长类和理财类的书籍。
于是微信读书就给我推荐了这本书。
我也不知道下一本要看什么书,既然推荐了我就点开来看看。
在这本书里我认识到了粥左罗,他是一个作者,有自己的运营群,也有自己的公众号,同时还是一个讲师,在教人写作。
是属于微信公众号运营者里的比较尖端的那一波人。
这本书不厉害,说实话,成长的二十五个思维模型,我在其他书里或多或少都有看到过,只不过这本书很好的总结了一下。
在看书方面,我算是“懒”人,既然这里有总结好的,就省得自己去总结了,把这本书的思维导图画出来,基本上就是我看的所有成长类型的书籍里,大致的一个总结了。
想要把这本书看完,完全是因为他在导读里的一句话。
“时间一直在流逝,但你不会自动变牛,人生所有美好的结果都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而是靠你时刻在意做出来的。”
我看《一万小时定律》还有时间复利等一些成长类书籍时,里面有提到的这些词汇。
意思是人在一个岗位上,做一件事情,真的做那么久就能成为大师吗?其实不然的,是你努力了,动脑子了,去复盘,去精进,才让自己成长的,你才能成为大师的,否则,你把一件事情重复做一千遍,一万遍,也不会获得多少成长。
所以这句话一下击中了我的心,我之前不知道该怎么总结,直到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妥了,就这么记。
总结得非常到位,语言又非常干练,所以我对这本书起了兴趣,就把这本书读完了,读完之后才发现,把这本书中总结起来,把我看过的所有成长类的书籍基本上就总结了。
关于这二十五个思维模型,其实可以去了解一下,如果想要好好学习,想要努力的让自己成长,学会学习的话是可以看看的。
下面我就简单的把这本书里面总结到,我自己再总结一下,并不是总结思维模型,而是我的一些感悟。
第一:有筛选的选择才是选择,因为有舍有得。选择,必须得有标准,得做一个高标准的人。
第二: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要把你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影响事件成败的关键点上。
第三:努力程度来自于自我驱动力,想要快速获得成长的内核是源动力,所以要不断的升级源动力,而源动力就是自我驱动力。
第四:要明白,所有的东西都是有代价的,不仅仅是钱,还有时间、决策、感情、机会、信任、心情等等都是成本,要放眼未来,做长期有价值的事情,用沉没成本来果断的放弃不重要的事情。
第五:不管你有再多的思维模式,也必须有核心竞争力。
第六:一段时间只专注做一件事情,利用沸水效应,专注的做很多事情,寻找产量,持续成长。
第七:人性就是争强好胜,想赢怕输。
下面摘抄一些这本书中,对我来说还挺有影响的话。
一、很多人根本没有分寸感,不知道人生中哪些才是大事。
二、放弃和排序的意思分别是通过放弃找到最核心的选择,通过排序找到推进一件事情的最佳顺序。
三、一个人的一生,框架大于勤奋。
四、所谓进步,是不断发现自己过去很无知的过程,所谓成长,是不断发现自己过去原动力很低级的过程。
五、人才,就是能够交付结果的人。
六、人会被什么感动,就愿意为什么卖命?
七、信息环境对人产生何种影响,取决于你选什么,用什么样的精神资源去冲击你,裹挟你,武装你。
八、如意时奋斗,不如意时蓄能。
九,有钱赚的时候认真赚钱,没钱赚的时候修炼内功,任何时候都不能糟蹋自己。
十、不要做让自己内心不骄傲的事情,一个人品牌决定了他获取资源和机遇的能力。
不管你处于何种地步,也希望你能够学会成长,希望你能够用不同的思维模型来武装自己,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