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冶长篇第十一章】
5·11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无欲则刚,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论语·公冶长》。
很多人容易望文生义,容易把无欲则刚理解为“没有欲望,才会刚正”。我是不太认可的,这有点违背人性,生而为人,怎么可能没有“欲”呢?“欲”可是人的一种生理本能,人要生活下去,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欲”。
可见,问题出在对“欲”的理解上。
关于“欲”,《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贪欲也”。
“贪”,我们是容易理解的,就是对某种事物的需求总是不满足,求多,多多益善。
因此,无欲则刚,我比较倾向于把它理解为“没有贪欲,才会刚正”。
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解释 “枨也欲,焉得刚?”时说 “此章仅言多欲不得为刚,非谓无欲即是刚。如道家庄老皆主无欲而尚柔道,亦非刚德。”
我想,钱老的话是非常有道理的。“无欲”与“多欲”本就是两回事。“无欲”是违背人性的说法,“多欲不得为刚”则是在顾及人性的基础上谈欲望,是可取的。
孔子说,他没有见过刚毅不屈的人。有的人就说,你的弟子申枨就是刚毅不屈的人,怎么能说没见过呢。孔子则认为,申枨的欲望、需求太多,无法做到刚毅不屈。
我认为,孔子所说的“欲”是“贪欲”。孔子并不是要让我们放弃“欲”,而是希望我们能把控自己的欲望。
生而为人,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很正常。但是,凡事总要有个度。欲望过多、过大,容易生贪心;若把控不住欲望,必然会欲壑难填。贪欲之人往往容易被财欲、物欲、色欲、权欲等迷住心性,还谈什么刚毅不屈呢?
若是陷在欲望的深渊中,攫求无已,终会导致纵欲成灾,惹祸上身了。
所以,朋友们!一定要好好把控住自己的欲望,千万不要被欲望控制住了自己的心性,从而迷失了人生的方向!
人生一世,每个人都想活出更好的自己!那就从好好管理自己、管理自己的欲望开始吧!
最后,引用民族英雄林则徐先生的一副对联以自勉: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