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36年,后唐皇帝李从珂出兵讨伐位于太原的军阀石敬瑭。大军压境,石敬瑭明显不敌,情势非常危急,当此之时,有一股强大的第三方势力可以改变局面,那就是北方的契丹人。石敬瑭没有犹豫,立即向契丹求援。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亲率骑兵南下,击溃了李从珂的军队,扶植石敬瑭为皇帝,灭亡了后唐。
石敬瑭认耶律德光为父,自称“儿皇帝”,当然代价不止于此,他还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人。
尽管石敬瑭是沙陀人,是突厥的后裔,不能算作“汉奸”,但他以中原皇帝的身份割地,的确是不折不扣的卖国行径。
石敬瑭肯定想不到他的自私举动对之后的历史产生了多么重大的影响。
自936年之后,直到1276年大宋灭亡,燕云十六州(除了关南地区)再也没有回到中原王朝。熟知河北地理的人应该知道,这三百多年间,中原王朝的北面门户因此一直大开,毫无屏障,外族若想入侵,可以长驱直入。
契丹人这么做了,1005年直抵澶渊,与北宋首都开封一水之隔,迫使宋方签订了“澶渊之盟”。之后的女真族更是两次南下围攻开封,把徽钦二帝掳掠而去。
讽刺的是,宋金开战的起因之一就是宋徽宗趁着辽朝受女真进攻派兵收复燕云十六州。
北宋为了防御入侵,耗尽了国力,还是免不了这个结局。
因此,从古至今的史家都在骂石敬瑭。
除了石敬瑭,大家还骂另外一个人,此人名叫桑维翰。
桑维翰作为使者,亲自到契丹求援,在耶律德光犹疑不定的时候促成此事。石敬瑭称帝后,他身兼宰相、枢密使、翰林学士,位极人臣。
石敬瑭死后,侄子石重贵继位,推翻了此前的外交政策,主张对契丹强硬,对耶律德光称孙不称臣,导致两国战端频起,后晋由此亡国。桑维翰一再劝谏石重贵延续此前与契丹的关系,终究未被采纳。
桑维翰是洛阳人,以现代标准来看,桑维翰是个“汉奸”,明末的思想家王夫之就骂他为“万世之罪人”,当代的史学家也说他是“民族败类”。
但是,在北宋,他的名声不仅不差,反而很高。宋太祖赵匡胤对他的评价就很高,还感慨找不到桑维翰这样的人来辅佐帝业。北宋编修的史书对他的评价也很温和,甚至抱以同情的态度,比如《旧五代史》就说“观其效忠,亦可谓社稷臣矣。况和戎之策,固非误计”,这是对桑维翰对外交策略的认可,称许他为社稷之臣。
为何会出现天壤之别的评价?我们先了解下称赞他的人究竟佩服他什么。
桑维翰绝对是个奇人,不仅思想奇特、经历奇特,长相也很奇特。他长得丑陋,脸长身短,他自己说“七尺之身,不如一尺之面”。
桑维翰非常聪明,擅长词赋,但科举不算顺利,关于这件事还有“铁砚磨穿”的励志故事,不过他考中进士时也仅25岁,绝对是少年得意。
30岁出头,他做了石敬瑭的掌书记,之后就是在后晋建国后出任宰相。
他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
简单来说,就是极强的决策和管理能力。
石重贵继位后,桑维翰退居二线,不久后晋与契丹发生了第一次战争,虽然后晋获胜,但自身损耗较大,桑维翰趁这个机会重掌大权。短短几个月,各个部门的事务都上了轨道,效率大为提高。
为了布置北方防务,桑维翰一口气任命了十五位节度使,无人不服,这是重新塑造了北中国的军政格局,非常了不得。
其他具体的政绩记载不多,我们还知道他曾在安阳处理了二十多件弊政,在山东捉拿了上千的盗贼。
最重要的还是当时人的评价:桑维翰做决策、下命令非常快,乍一看,似乎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但是事后仔细想想,确实没办法做得比他更好。
这让我想到一个故事,东晋的桓温讨伐两川,有一个一百多岁老人,曾给诸葛亮当过小史,桓温是诸葛亮的死忠粉,他问老人诸葛亮有什么过人之处,老人说也没啥过人之处,桓温听了颇为自得。老人悠悠加了一句,但是自从诸葛亮之后,就没见到像他这样妥当的人。桓温听了面露惭色。
所以,桑维翰相当了不起,怪不得宋太祖说起他来拍大腿。
为什么宋太祖不在乎桑维翰割地卖国呢?
因为直到近几十年,随着民族国家成为主流,国家主权普遍受到尊重,国家的疆域才不可以随便用武力来改变。
但是在一千年前,领土是用武力来说话,燕云十六州没了,宋太祖只能用剑夺回来,何况,北宋的疆域比前朝缩减了不少,西域、河西走廊都没了,交趾(如今的越南)从那时就脱离了中国。
宋太祖很清楚这些强权游戏规则,燕云十六州即使没有割让,也可能被契丹强占,桑维翰这么做只是权宜之计。
桑维翰的结局不太好,在契丹打败后晋之际,被叛军勒死,史书说他死的时候,喷了三次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