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写了《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我们知道了孩子的感受和他们的行为有直接的关系,孩子有好的感受,就会有好的行为。
在亲子关系中,我们与孩子要做到和平相处,这也是在我们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每逢我要气的发飙的时候,孩子们就会提示我妈妈,我们要和平相处哦!这招非常管用,我就会默默去另一间房间,喝点冰镇饮料,或者刷一会抖音,让自己安抚下来。
那当孩子没有做到我们期望时,下列10种反应你干过哪些呢?你知道孩子的反应吗?
以上这些话语,你是否觉得似曾相识,又或者也曾无意识中对孩子说出口。为人父母,太能感受养儿的不易。养娃是一段人生路上的修行,看似我们在教育孩子,实则我们也从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原生家庭中的那些潜意识的想法也会不知不觉地显现。
这些做法会给孩子们带来这么多的负面感受,可见,要想让孩子不受伤害,让孩子与家长合作,我们家长需要更新自己的思路。
1.描述:描述你所看见的,或者描述问题
只描述问题,可以帮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问题本身上。当大人描述问题的时候,其实也是以另外一种方式温柔地在告诉孩子如何去做了。
2.提示
对孩子来说,接受父母的提示比接受谴责好受得多,孩子的心理是可以接受并且愉悦地听进去的。更让人意外的是,他们会懂得下一步怎么做啦。
3.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对孩子来说,越短越有效。孩子是不喜欢家长的说教的,越简短越能记住,自然行动力也就越强。这样的结果让大人和小孩都舒服。
4.说出你的感受。
孩子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如我们愿意接受孩子的感受一样,孩子也会包容我们。坦诚地跟孩子表达你当时的感受,或伤心或疲惫,你会惊讶地发现孩子也会体谅我们。这对于父母来说,实在是一件太欣慰的事情啦。
5.写便条
把你的期许通过写便条的方式告诉孩子,这样可以避免言语的冲突。我认为这种方法尤其适合于爸爸和孩子的沟通,直截了当。如果当时妈妈的情绪很激动,补偿也尝试一下用便条写下你的期许,通过文字转达给孩子听。如此,说不定还能避免一场家庭矛盾呢。
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既能减轻父母的负担,又能帮助孩子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养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在这种日常的训练中,逐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进取心、主动性、责任心,让孩子成为我们的得力助手。
避免用责怪、威胁、命令、说教,比较等方式。学会使用新技巧鼓励孩子合作,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自尊,进取心、主动性、责任心以及体谅他人需求的能力。
孩子那么可爱,那么值得我们去爱,我们的相处模式如果是错的,我们改改不就好了吗?我是二宝职场妈妈,我们一起来学习育儿知识,一起进步,一起陪孩子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