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三年3班的俞蔚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的《清明》一诗家喻户晓,清明节是除春节外,最重要穿统节日,专用来追忆逝去的亲人,寄托哀思。
清明节的时间一般在公历4月5日前后,它的历史源远流长,被古人定为寒食节后一天。在这一天里,男女老少都会参加祭拜,以此祭奠自己的祖先。每次扫墓,对于吃货的我吃到大餐就是最期待的,并没有大人那般庄严、悲伤的情绪。
后来,妈妈告诉我,她小时候在学校的组织下参加过一个扫烈士墓碑前活动。碑上刻着一排排先烈的名字。这些朴实无华的墓碑正是他们的人生写照。平凡的的他们投身于革命事业中,为国牺牲,也为共和国的丰碑增添了不平凡的光彩。他们是时代的英雄,是军人的楷模!在生死关头,总是把生的期望让给战友,把死神留给自己。他们是那样轻视生命,用鲜血谱写了新时代壮烈的凯旋之歌。
妈妈说,她永远忘不了那幅场景。要是有机会,也一定带我去一次。她还说,想想现在20岁的人,都还是一个上大学的孩子而那些同龄的逝去的军人却已经在用自己微弱的身躯去扺挡敌人的进攻。听到这里,我不禁深思:原来现在的我生活的那么幸福,都是他们换来的。
为弘扬先烈精神我暗暗不定决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用水,捐助山区,关心老人,爱护花草,保护卫生等等。
虽然我还小,但我相信,现在的努力学习,艰苦奋斗,一定能使我成为新时代的优秀少年,让自己成为对祖国、对人民、对全人类有用心贡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