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千禧钟的铸造已经告一段落,下一步就是进入相关IP的开发了,首先就是最容易见效的千禧龙。按照当初的设想,每条千禧龙售价两万元,因着2000年的由头,共制作两千条,扣除成本,那也足足有两三千万的利润啊。另外一个就是千禧钟同款的功德钟。可以继续找企业赞助,承诺把企业名称铸在钟上,制作完成后,摆放在千禧钟旁边的广场上,并且把企业名字刻在功德碑上,此碑将来立于千禧钟旁边。之前的事实证明,对于喜欢树碑立传、好大喜功的企业领导,特别是北京之外的企业,非常具有吸引力,因此有很大的市场。你想啊,谁不想企业在自己的治下,把名字立在长安街旁,以后和别的企业家谈起,也是一个很好的谈资啊。事后证明,这只不过是霍北鸣的一厢情愿,世纪之光组委会根本不同意他们把功德钟放在广场上,更不同意他们在千禧钟旁边立功德碑。而霍北鸣在明知这些都无法兑现的情况下,仍然让业务员和企业谈赞助时,承诺上述条件。这些事情,也为他日后惹下了不少的麻烦。
还有就是把千禧钟做成微缩的摆件,也是一个非常棒的点子。新千年来临的时候,社会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传言,弄得人心惶惶,有很多人心里空虚,总想在自身之外寻求精神寄托。而做为响器的千禧钟,恰恰具有满足人信仰和寄托的双重功能,霍北鸣也极其看重这个市场。
对于目前的人员安排,霍北鸣的计划是这样的。因为之后工作的重心主要是资金、赞助,和上层领导没有太大的关系,他暂时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维护,因此可以腾出手来,先来解决兄弟们的经济问题。他会把精力放在如何打造手上的这些IP上来,以使得大伙儿早日实现财富自由。他嘴上是这么说的,可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蓝永亮以后可以踏踏实实回部里上班,到时分成一分也不会少。当时霍北鸣还是很看重蓝永亮的这个身份的,他私下认为这会为公司创造很多无形的利润。他对蓝永亮许下的这个空头支票,非但没有给永亮带来任何实质的益处,没想到日后却成了悬在永亮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威胁到了他的仕途。
而王睿奇仍然被委以工程部主任的重任,负责监督千禧龙的制作,并和冯当保持密切联系,跟踪功德钟、千禧钟摆件的进度。王睿奇经过这一年的历练,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更主要的是霍北鸣看到了他对朋友的忠诚,还有对事情的认真负责,这是无法培养的,而是天生的。即使王睿奇对他如此忠诚,事后也没有换来他完全的信任。
而萧赤在清华美院的工作也有了实际上的落实,他基本也不会参与公司的日常管理。毕竟他的身份是大学老师,而且还是个艺术家,和钱打太多交道,简直是对艺术和老师的玷污。
狗剩就更不用说了,他本来就是投资方派过来的,项目结束了,他自然也就没有再呆下去的必要了。而他的离去,却不是大家想象的这么简单。不是组委会炒了人家,而是他炒了组委会,春节后主动挂冠离去。其中背后的原因,多半和他手里那些来历不明的钱有关。千禧钟铸造成功了,也没有人拿着放大镜去看这些微不足道的地方了。
工作安排完之后,霍北鸣带着王睿奇去了趟工艺美术集团,千禧龙的制作,就是委托给了他们。而工美负责这事儿的,是一位手工艺品大师。千禧龙的整体设计是萧赤,而制作是这位大师,可见霍北鸣当时非常重视这事儿,期望通过这条龙,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而新成立的文化公司,就是他实现梦想的工具。
在新注册的公司里,对于霍北鸣做为法人这个问题,蓝永亮和王睿奇都没有任何意见。一是他确实有这个能力,足以服众;二是平时感觉对大家照顾的都很周到,自然也就得到了认可;更重要的是蓝永亮有正经单位,不可能在外任职,而王睿奇羽翼未丰,再说他也没有那份野心。就这样,霍北鸣顺理成章的从组委会秘书长,当上了文化公司的总经理,完成了自己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