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骨干教师研修历程
握一支粉笔,传孔孟之道;站三尺讲台,授李杜诗文。
———题记
第一部分:心系中国梦,永做逐梦人
个人简历:我于1998年毕业于开封师专,同年九月登上了神圣的三尺讲台,成为一名普通农村教师,虽然中间有过一两次调整工作岗位的机会,但种种因素,我都让机会从我眼前溜走了,到现在为止,我扎根农村教育已经23年了。但我从未有过后悔,因为我心中始终都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心系中国梦,永做逐梦人”
第二部分: 最美的相遇
2019年7月21日,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2019年度中原名师工作室省级骨干教师培育对象集中阶段培训。这次的培训对我来说,是我22年教学生涯中参加过的最高规格的培训了。在这里我见识了五位教师行业中的大家,拓宽了眼见,同时我也更加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短短两天半的培训,我匆匆的来,充充电走了。但在这两个匆充之中,我感受颇多,
我看到了他(她)们成长的足迹里洒满了辛勤的汗水。她们的成绩就是来自于每天认认真真的上课,备课,带班,反思,总结写作记录。
第三部分: 硕果累累
一、思想方面
“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两年以来,我们历经了专家讲座培训、观摩了专家授课、特别是我们的导师授课的各个环节、让我深深地感到,他们是在做真教育,深教育,用心做教育。我从中领略到各位导师们作为教师的魅力所在。同时也让我深深地感触到这种魅力更是来自于个人修养。
因此,我认识到今后的工作之路不仅要加强师德修养,还要加强专业能力的修养提升。多读书,多反思,多总结,多写作,才能不断进步。做一名教师容易,做好教师这一职业难,做一名好教师更难!不管以后的路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都不怕,因为现在我有了底气,有那么多的专家在前面引路,我们一定能找准自己做好老师的方向的!
二、能力方面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我们工作室全体成员每一次的相聚都能在我心底燃起一把火,点燃我学习前进的激情,两年来,我跟随着我们导师的脚步,在我们工作室张爱敏老师的带领下,也取得了一些收获:
(一)写作方面
在张爱敏老师的指导下,我下载了简书,黑自己思想上 、工作中、生活中零碎的火花找到了一个安身之处。两年来,在爱敏老师的监督和指导下,我坚持简书日更444篇,23万多字。反馈出了自己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一幕幕场景。现在我写作速度,写作的角度,写作构思,都大大的提升。每每浏览自己在简书上留下的痕迹时,心里都充满了满满的幸福感,特别是一些令自己感动的题目,更能勾起我无限的沉思。
写作方面最大的收获就是我的记录速度比以前提升了很快,现在无论我是听讲座、听报告、还是听优质课、我都能随时听,随时用简书进行记录, 我也养成了用简书记录的好习惯。我主持的课题,也得以顺利的结题。
每次听完优质课或公开课时,看着老师们一个个忙着找我,借我用简书记录的课堂实录时,心中的那种成就感油然而生,我对我们骨干研修活动更是感激不尽。
(二)业务提升方面
我在我们学校负责教研组的工作,我们每一次的相聚,我都会把自己从郑美玲导师及我们成员那里学到的经验带回来。把这些好的经验和建议及时的分享给我的同事们,我们会召开专门的《研修心得汇报会议》,我们全体教师相互探讨、切磋,精心制定自己的教学设计。两年来,我校的教师业务水平也得到大大的提升。
在我的指导下,我校在参加中心学校举办的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中,我校七八九年级共有25名教师参加评选,取得15科第一,8科第二名,2科第三名的优异的成绩。我自己也取得了七年级语文学科第一名的好成绩。
在我的指导下,我校管刚战老师顺利拿下兰考县优质课壹等奖。
(三)教学研修方面
我们的研修之路,经历了疫情的考验,“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在我们的导师的带领下,我也及时开启了网上授课的模式,率先上出了我校的“开学第一课”。
在疫情期间,由于我们学校处在农村,网上授课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刚开始老师们有畏难的情绪,我率先在网上学会了如何开启授课模式,并把自己学到的这种方法通过全体教师网上会议传达给老师们,带领他们开启了网上授课的模式,同时我校疫情期间网上授课也得到了领导的表扬,我自己也获得了兰考县优秀教师称号。
第四部分:开启逐光之路
骨干研修接近尾声,但我的教学研修不会停止,我将继续开启逐光之路,沿着导师指明的方向,逐光而行!
让我们都能“爱上语文,快乐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