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该给孩子做什么样的榜样?
许多似乎很能干的父母,为了孩子尽心尽力,但他们的孩子身上还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孩子在学校经常和同学打架,而且屡教不改。
再比如,孩子已经上初二了,可是几乎很少有自理能力,做事很磨蹭。
虽然每个家庭的问题不一样,但这些问题都与父母密切相关。那些能干的父母,往往没有给孩子树立起真正的好榜样。
那个在学校经常打架的孩子。他之所以暴力还屡教不改,就是因为他父亲从小就不尊重他。经常用打骂的方式来教育他。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在这种家庭里长大,他自然就会认为暴力是有效的解决方法,那么在他和同学发生冲突的时候,她也不容易想到用和平的方法去解决。
再说那个已经上初二但自理能力很差的孩子。他的父母就是典型的很能干的父母。爸妈从小就为他包办了一切,他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最终连自己的独立性都丧失了。
上面这两个例子暴露的是同一个问题——做父母的没有好好的以身作则,没有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
首先做父母的要把心态调整过来。不要太过父母本位。
能干的父母最常犯的错误就是对孩子寄予了过高的期望。并且自以为是,忽视了孩子选择的权利。这种比较专制的做法就不是好的榜样。
我知道有很多望子成龙的父母,就希望孩子将来有作为。激励孩子实现自己的抱负,这没有什么不对的。但前提是,父母不能把自己的期望强加到孩子身上。一旦你的期望不符合孩子的实际,也不是孩子自己想选择的。那么你所有的言辞和指令在他那里都会变成干涉和阻挠。孩子上司的选择权,就会逐渐丧失自我。
所以说,过高的期待很多时候都会变成拔苗助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你是否理解和尊重孩子,就是在给孩子做出榜样?在这一点上,我建议那些望子成龙的父母。调整一下自己的期待,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
必要时调整期待、降低期待!
有研究发现,在12岁之前的孩子当中,男孩的心理成熟度和语言能力明显弱于女生,这个现象在小学阶段特别明显。如果你家里恰好有一个成绩难以提高的小学男生,那我建议你,不要再给他说别人家的孩子,学会尊重男孩与女孩的差异,也能帮你调整好自己的期待。
第一,父母要率先管理好情绪。
有些孩子不能很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绪,与父母的情绪管理没有做到位密切相关。
比如,父母的过度保护会让孩子过分依赖,甚至变得骄纵,骄纵的孩子就没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惯坏,所以当父母的从一开始就要克制自己的情绪,对孩子要有稳定的规则,不能一切都由着性子来,要教会孩子明辨是非。父母的教育素养决定了家庭教育的质量。如果父母是情绪化的人,就不可能给孩子理智的爱,真正的成长是学会自制,学会管理自己。
所以,在这方面,父母一定要当好孩子的榜样,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第二,作为母亲要培养孩子的亲密性。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之间也要有角色分工,互相配合,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
父母要有各自的特殊优势和使命,母亲的特殊优势和使命是培养孩子的亲密性。
好母亲应该具备这八个品质:
一、心地善良。
二、代人温柔
三、坚强独立
四、谨慎细心
五、善于合作
六、勤劳节俭
七、爱好阅读。
八、有审美的眼光
第三,作为父亲,要培养好孩子的独立性。
父亲也有八个重要品质:
一、认真负责。
二、意志坚定。
三、勇敢独立
四、目光远大。
五、是非分明。
六、胸怀宽广,
七、勤劳自律
八、爱好运动。
心态上,做父母的要尊重孩子的意愿,调整自己的期待。
行动上,父母要善于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恪守诚信,并且做好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