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六岁那年想要一个芭比娃娃,因为院子里的小姑娘都有,但你没有。
于是,你特意选在外公生日那天提出要给外公买礼物,外公一边笑着夸你懂事,一边拿出二十块钱让妈妈带你去买礼物。
你揣着二十元,在心里默默盘算,最终在一家小摊前停了下来。
你花了十八元买了一台微型收音机,铅笔盒大小,握在手里很轻,浑身透着廉价的质感,你知道拔出天线就能收音,但不知道能使用几次。
很明显,这就是小摊贩用来哄小孩儿的玩意。但你知道外公爱听广播,你认为这个他一定会很喜欢。
如果他喜欢,就不会计较剩下的两元钱。
你在结账的时候以迅雷不急掩耳之势,拿了一个芭比娃娃,然后拔腿就跑。
回到家里,妈妈已经明白过来,狠狠地打了你一顿。
你哭得很大声,最后,是外公过来劝住的,他拿着那个其实根本没法用的收音机,笑得很开心的样子:“我孙女给我买的,挺好,今天我生日,你打她干嘛!触我霉头吗?”
你逃过了一劫,从此你知道,想要的东西,只要想办法争取,总会有的。
靠着这个道理,你拿到了好成绩、拿到了很多证书,一步步,在别人的艳羡中往前走。
直到有一天,靠成绩和表现评优变成了民主选举,你看着名字下面那寥寥无几的票数,傻了。
于是,十四岁这年,你想要友谊。
封闭式的学校让大家的娱乐项目极度缩水,因此,你拿着全部的零用钱买杂志小说,大方地借给所有人,哪怕,代价是你没有零食、没有饮料,就连吃饭,也不敢点价钱稍贵的那些。哪怕,那些书还回来的时候,残破的让你心疼。
一开始来找你借书的人很多,他们说话的语气不再是冷冰冰的或是带着嘲讽的,你很开心,觉得通过你的努力,又一次得到了想要的。
可是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偷偷带手机到学校来,杂志和小说如同废纸一样被抛弃了。
同样被抛弃的,还有你。
期末评优,你不敢面对惨淡的结果。考完那天下午,你嚎啕大哭着给妈妈打电话,说什么也不愿等到明天出考试成绩和评优结果,软磨硬泡地让妈妈接你回去。
从那天起,你知道,有些东西,不是努力就能得到的。
你变得很消极、很悲观,因为你想要的似乎得不到,就干脆,不想了。
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你这样安慰自己。
因此,十八岁那年,你想要当学习委员,勉励自己在大学也要好好学习。但因为室友的一句“可是,我也想竞选学习委员诶!”就放弃了。
十九岁那年,你跟着老师参加了一个项目,想要磨练自己的能力,但因为跟老师发生了一点冲突,你想到老师也许会对你有成见,你就选择了退出。
二十岁那年,你想要拿到教师资格证,因为复习时间不够,你在宿舍抱着厚厚的资料书一边哭一边背,终于通过了笔试,可是一想到面试要独自面对考官,讲一个随机抽到的内容,你连声音都发不出了。
还有,还有很多这样的事。
那些你想要的,你都放弃了。
可是,你真的甘心吗?
如果你甘心退缩在舒适区里,那你为什么会那么厌恶无所事事、一事无成的自己?
我在心底拷问着自己。
前些日子,我度过了我的二十一岁生日。在心底许愿的时候我竟发现,我想要的,我不知道了。最后,我只能许了一句套话——祝我,平安喜乐,万事胜意。
我想,虽然我不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但这句话,应该能保佑我在想到的时候,实现它。
那么你呢?你想要的,是什么?你还,知道吗?
你主动,我们就会有故事
微博:@木无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