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道之所以全人生、明人性者,岂可须臾而离之哉?苟离之,是自忘其性、自失其生。忘性失生,何以为人?
且神固在人心,其气所接,固至近切,而形则违之,形生而随化,化则变,变则趋污下。故耳目有声色之好,口腹有肥甘之娱,其因而逞情逐物,无往而不悖其生生之本。
逐物欲之所穷,则睽于正。
———感觉“道”其实一可以理解为人生而具有的一种本性,这种本性可以使人上达天听,通神明,趋吉避凶。但是这个道对于人的要求也很高,即使在没有外人的地方,即使在很微小的方面,也要时时刻刻以君子之道来约束自我。但是又似乎这种“莫见乎隐,莫显乎微”从开始时应该是大家都等做到的,只是后来人心被声色犬马所蛊惑,迷失了心性。就好像人吃了五谷杂粮,便会开始打嗝放屁,越来越接“地气”,越来越远离最初的自律。
修道是不是就应该时时刻刻保持在道中的行为方式,那么如果一时半刻你的行为偏离了道,是这个并不是你的本真的道了呢?还是说只是因为你的修道功力还不够,忍不住会被耳目声色,口腹肥甘所诱惑感觉这里道和自我的初心是否不完全一致了呢?还是说我们的初心被声色肥甘所诱惑,而一时偏离了初心的道?必须要通过苦修的方式才能把自己再拉回道中吗?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故物物而不役于物,生生而不伤其生,此君子有戒慎恐惧之行也。
———所以苦修时要注意君子慎独,就是不能人前一个样,人后一个样,言行要时刻保持一致,才可能内化为自己的习惯?
———感觉所谓君子慎独,就是要保证人前人后一个样,言行要时刻保持一致。在没有人监督的地方,意志力可能最容易松懈瓦解,如果你在人前刻意显示出一幅样子,但是在人后独处时又是另一个样子,你自以为没有人看到,其实心通神明,都是看的到的。所以要时刻言行一致才能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那么如何解释我们面对不同人应该采取不同的态度这个事情呢?比如我们对领导和对下属肯定态度是不同的,我们对待警察和对待小偷态度也是不一样的,如何达到人前人后都言行一致呢?
故致诚之道可以前知,修道之成可通天命,非术也,非奇异也,本其固有之灵明,而全之充之,以尽其神通之用也。故天人相与,非有间,圣而不可知之谓神;非有术,一言以蔽之,“明性”而已。
———致诚之道前知,修成后可通天命感觉可以通过诚意来修道后达到明性,明性也就是理解或者掌握了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所以可以趋吉避凶,似乎还可知过去,可知未来(感觉好厉害的样子)。
后面看了一遍木木的去不去罗马,感觉所谓诚,从木木的视角来说,就是如果你心里想做某事,那就尽最大的努力去试一下,不管最后结果是做还是不做,自己能把自己给说通了就好。我们也都会有这种体验,当时有某件事情,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没做,事后自己安慰自己,哎呀,因为没时间,哎呀因为没资源,但是内心深处还是有那么一个小火苗,哎呀,其实当初可以怎样试试的。这也可能后面会成为你的某个未完成的情节。忽然觉得,就像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人有一千个中庸,每个人结合自己的过往,读出不同的含义,只要自已能不再拧巴自己,自己开心了,就是读这本书的一大收获了。
本次阅读来源第一章之二孔子述《中庸证释》[015]
2016.9.24第一稿、2016.9.29第二次修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