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新年,大家都忙碌的采购着年货。唯一的一个周末,我一大早就起来就忙碌着,做了一个巧克力蛋糕,为下午的聚会做准备。今天同读书院本地的小伙伴要见面了,我感到非常的高兴。
下午四点,如约来到位于闹市区的一个美术馆负一层的咖啡厅,闹中取静的咖啡厅里,走廊和墙上摆满了当地画家的油画作品,还有一些器皿式的收藏物,浓浓的文化气息夹带着咖啡的香味扑面而来。咖啡厅宽敞明亮,有些桌子是用农村老式的门板做桌面,凳子也是中式的,很有沧桑感和年代感,显示着现代与传统艺术的巧妙融合。
咖啡馆地处闹市,可能因为学生们都放假回家了,加上疫情的原因,馆内稍显冷清。然而对于我们来说,心是热的。今天要见面的伙伴,有一位是我的朋友,还有两位我没有见过面,我们都是通过在社群里每天作业打卡认识的,见字如面。熟悉本人的名字,并不熟悉对方的模样。大家一见面,自报家门,果然和自己想象中的差不多,拍照留念,让没来的其他小伙伴羡慕不已,直夸“读书人气质果然不一般。”
伙伴们一见如故,兴高采烈畅所欲言地交流着与同读书院的缘分,交流着读书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两位女同学还拿出了本子悄悄地记录着。我又忍不住夸起了高老师,佩服高老师“帮助十万人读书”的初心和行动。我是直接受益者,从自学的迷茫到跟随导师学的清醒,收获的确不一样。老师不仅手把手教我们如何看书,而且还用指月之手让我们从书中看到了做人做事的常识和规律,高老师讲的每一次课,都能刷新自己的认知,大家都表示有同样的感受。
让我感慨的是,虽然我们不是发小,不是学校的同学,不是朝夕相处的同事。却因为每天晚上在社群里打卡交作业,大家建立了一种信任和认同。虽然没有见过面,但感觉是一家人,是互联网提供的服务让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以后,在自己的熟人名单里,又增加了这样的一个名称“网络大学的同学”,庆幸自己抓住了时代趋势,享受到了网络大学的红利。你参加了几个社群呢?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感受和收获呢?期待你的留言交流哦。
网络大学的同学见面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