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小姐姣好的身才,白皙的皮肤,不是小家碧玉倾国倾城也算长得落落大方,她不开口说着一口粤式普通话,你不会猜测她是个地地道道的南方女孩。
差不多从小乖巧伶俐,读书常常名列前茅,家庭条件虽然不是优越但也不愁两餐。总的来说,是一个省心的孩子。后来,她发现很多时候做事情用七分力把事情做的差不多了,这样让她觉得很轻松舒适,她花7分的力气学语文,成绩总能领先,花7分的力气学英语,老师就夸她天赋好,花7分力气学数学,老师便让她去参加奥数。
这姣好的外在和良好的天份,都用得恰到好处的话,这将顺水推舟地把她的人生演绎得完美。可是她安逸在这个舒适区,觉得花7分得力就能把事情做得差不多了也足够了。以至于后来考重点高中的时候差一点才考上,考重点大学是差一点才能录取,毕业找工作本是杀到了最后一轮面试了眼看可以入银行体系,结果还是差一点。
后来她不硬碰国企外企银行体,进了本地稍有规模的民营企业,朝九晚五,闲暇做做护理,逛逛商场,过着看似体面的生活,没有很费力气就找到的工作,并不是她喜欢的领域,做起来没劲,更没能做到干这行爱这行,却仍旧觉得生活其实也是差不多的,哪怕是早已厌倦的工作,激发不起小宇宙日复一日的模式,这行一干便是数年,鼓不起勇气改行也没能力改变。
一步错 步步错,终于你的70%的努力被人家用尽全力地击退得落花流水。
这是不是让你觉得很熟悉,你或你身边的人是这样吗,或者是我们曾在哪里看到过类似的人。是的,胡适先生老早就发现这类人的代表人物,他就是《差不多先生》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对啊,我们的相貌都差不多,都有眼耳口鼻,都是四肢健全,头脑发达,为什么别人能草根逆袭,而你偏偏浪费一手好牌,差之毫厘缪以千里,日积月累的“差不多”最后变成“差远了”,我们太多的人做事不认真以致到了处世也不认真,日渐在“差不多”的圈套中一直生活。南方女孩就是差不多先生的类型之一,平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明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差不多”除了少花力气并没有其他好处,“差不多”永远不会知道“做好了”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什么是真正的成功。
我们可以平凡但请不要平庸。不喜欢不擅长的事情我们可以少做点,或者学习着把它变成擅长的东西;而喜欢热衷的事情请你不遗余力地去做。
让我们远离差不多模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