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说到,北宋时期的玄武湖淤塞面积很大,如不采取措施后果十分严重,时为江宁知府的王安石奏请皇上采取“泄湖为田”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
应该说,王安石此举的出发点还是好的,一方面能为贫苦百姓争利,另一方面又能为国家财库增收,短期内也确实取得了一定效果。
但这一举措的最大缺陷在于,忽视了玄武湖作为城市水环境的调节器作用,一方面让这座美丽的湖泊消失了近300年,另一方面也使南京城长期陷入了“雨则涝,旱则涸”的尴尬境地,为后人所诟病。
然而,与王安石同时代的另一位名人,在面对杭州西湖淤塞严重的问题上,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
这位名人是谁呢?他又有着怎样的高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