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头扎进了AI工具的海洋,从chatGPT,到学习绘图工具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到视频合成工具D-ID,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干什么都在想,梦里都在想。
之所以如此着迷,除了接触新领域的新鲜感,做出成品的兴奋体验、成就感,主要还是期待利用这些工具把内容做成短视频。
这个过程确实耗费了很多时间,走了很多弯路,泛学习时尝试了很多事情、探索了很多方法,后来发现走不通,确实消磨时间,但终有一些地方取得突破时,也确实欣喜若狂。
这种全是激动和兴奋,体会不到任何痛苦的学习过程,不禁跟自己原有的认知相冲突,学习可以如此轻松的吗?那这究竟是在玩,还是在学?
为什么想做短视频?
一直都想做短视频,原因很多。
首先,短视频适配了当下快节奏、碎片化的生活方式。
现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精神需求也越加追求短平快,耐性越来越差,短视频往往在几分钟内就能给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开头、高潮和结局,亦或表达一个核心观点或看法。
短视频时长短、内容简洁、易于消费,能够提供快速、即时的满足。同时,相比于文字,视频所包含的视觉信息更为直接和丰富,更具有冲击力和吸引力。
随着社交媒体、短视频等快速消费内容的普及,人们的注意力和阅读习惯也在发生变化,人们的注意力、专注力和耐性正在下降,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百度随处可见如下标题:“80%的中国人已经丧失了阅读长文的能力”,“80%的人都有阅读障碍症”。
虽然没有寻证到这些具体数据的出处及可靠性,但是我却一点都不觉得夸张,因为两三年前我一年都读不完一本书。
一位资深媒体从业人员也曾做过一个统计,相同文案产生的视频和文章,视频完播量比文章的阅读量多了整整25倍。
短视频也已经成为人们逃避无聊、缓解压力或焦虑最惯用的应对方式,生活中的负面情绪,都会成为一个触发点,会促使个体去放松和娱乐。
比如无聊、厌烦、疲倦时刷视频缓解下心情;面对困难的任务感到抵触、焦虑时,先刷视频稍微放松、缓解下情绪。
随手便拿起手机打开视频播放,这已成为人们最顺手的下意识行为之一。
这篇文章可能不会被人看到,但是把文章中的观点做成短视频,被人看到的几率会更高。可见,短视频这种形式降低了内容传播的门槛。
其次,短视频降低了“学习”行为的门槛。
大脑本能的喜欢做简单的事情,而不是复杂的事情。
读小说需要想象,读哲学需要思考,而看视频需要的认知负荷和心理投入相对较少,即做起来阻力更小。
人们总是会下意识选择去做那些更轻松、更简单的事情。
学习需要我们主动思考、理解和归纳,需要集中精力和认知资源,认知负荷较高、精力消耗较大,通常学习一个小时的是很累脑的,过后是需要放松下脑神经的。
学习其实就是神经元间建立连接的过程,学到的越多,神经元间连接所需要消耗的脑能量也就越多;剧烈的脑部神经活动和新陈代谢活动,也使得学习过程必然不会感到那么轻松。
因此,我才会产生文章开头的疑问。
我们在刷知识类视频时,往往看一、两个小时都不会感到累,这是因为在观看知识类视频时,人们容易将学习变成一种纯被动式的知识消遣。
不论到底有没有学到知识,这种让人更快、更容易地获取信息的方式,即给大脑以信息洪流的漫灌,让大脑沉浸在知识海洋的感觉,让人着迷。
很多人每天都被信息的海洋所淹没,最终却很可能因为缺乏知识而渴死,一点都不夸张。
观看短视频这种无痛学习的方式,更容易让人养成习惯,从而逃避真正的学习。
什么是主动学习?
主动学习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其中包含一项核心内容是创造新经验。
所谓经验,是亲身经历、体验和验证。“亲身”的意思就是你要亲自去做、去经历、去体验。
只有亲身体验、亲自验证过的,才叫经验,这种所谓的经验才是构建理性认知的有效感性材料,才有经验是认知的基础这一说。
没经过你亲自验证过的知识,不是经验,具体是什么不知道,可能啥也不是。
举个例子,“冥想”就是排除一切杂念,只专注聚焦于呼吸的活动。
市面上有很多关于冥想的书籍,你不用去看任何一本,你现在就可以集中精力、清除杂念,聚焦于自己的一呼一吸,这样保持5分钟。
这5分钟,就是你冥想的新经验。这种新的体验,往往是改变发生的契机。
连续这样积累半个月的冥想经验,你可能会变成与以往自己不同的、另外一个“内在觉知更强、内心更为平静”的人。
你读一百本书、看了几百个关于冥想的视频,不如积累几次亲身的实际体验,当你积攒了足够的感性认知,你可能会对冥想有更为理性的认知。
只有经历后才会知道原来冥想是这么一回事。什么事不经体验,就不会真正的知道好不好、对不对、什么样。
看一百次打高尔夫的视频、听一百场关于高尔夫技巧的讲解课,没有一场自己挥杆打高尔夫的真实经历,都白搭。
自己的经验很重要,是因为那些由别人通过自己经历后而总结和抽象出来的知识,在表述过程必然会有缺失。
换句话说,在知识表达或传播的过程中,语言这种介质会出现失真。其中一个原因是表述者对语言的运用和掌控力有所不同;
其次是语言本身也存在局限性,无法完全准确地传递复杂的概念和思想,因此需要你在体验的过程中补充表述中缺失的部分。
道可道、非常道。
另外,别人概括的知识,一般不可能直接套用或完全符合于你自己的实际情况。因此,真正的知识需要你在亲自体验或验证的过程中,根据自身情况量体裁剪。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烹饪中“放食盐少许”,这个少许就需要你在亲自烹饪的实践经验中不断趋近真理。
经过这个过程,知识才成了你的知识,才被你真正的理解与掌握,你才获得了趁手的知识或技能。
所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每个人都有特殊性。你对事物的认知,只能来源于你以往或即将进行的广泛而充分的亲身经验。
一头扎进事务中去
刚开始时,行动比正确重要,只要战胜“不行动、不愿试”的心理阻力就是胜利,养成直接投入并开始行动的习惯,会避免过度准备与心理建设对精力与动力的消耗。
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分析瘫痪”(analysis paralysis)或“决策瘫痪”(decision paralysis),即人们往往会陷入思考和准备的循环中,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至于人们都已感到疲惫而丧失行动力。
在公益募捐时,“为留守儿童捐5块钱吧”的话术,会比“为留守儿童捐点钱吧”多募捐到更多的钱。
这是因为“为留守儿童捐5块钱”是让捐款者在做捐5块钱“行或不行”的判断,而“为留守儿童捐点钱吧”会多让捐款者思考到底捐多少合适。
仅仅是让捐款者多了一层“少了太小气,多了不舍得”等一类关于捐多少的思考,就会阻碍捐款者实施捐款行为。
可见,多余的思考或准备往往只会增加焦虑和不必要的困扰,从而阻碍行动。
确认目标、直接开始行动,可以帮助人们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从而排斥多余的思考、减轻压力和焦虑,并激发更多的动力和行动能力。
当开始行动时,人会进入一种“行动模式”,这个模式与“思考模式”不同,能够让人们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减少杂念干扰。
研究表明,当人们在着手进行某项任务中时,大脑会自动抑制与当下任务无关的思考(杂念最为消磨精力、制造不良情绪),从而提高注意力和思维的集中度。
所谓集中于当下,从过往或未来的叙事思考中出来,能够增强幸福感,也是因为这个道理,减少了精力、脑力及情绪损耗。
这也是为什么直接开始行动后可以让人们更容易进入工作状态的原因,少了很多畏难情绪、多了很多精力。
因此,养成直接开始行动的习惯,能够帮助人们更快进入工作状态,减轻焦虑和压力,进而提高更进一步的动力和行动能力。
之所以这是个良性循环,是因为行动会带来更多的亲身经验和反馈,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认知事务,收获的感觉会让人感觉更加良好。
因此,当你思考过多以至于行动瘫痪、不能采取任何行动时,试着养成直接投入并开始行动的习惯,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过度准备和思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行动效率和成果。
问题本身不需要被一遍遍强调
最近不想阅读、也没有想写东西的心思,一心只想搞懂或者说玩明白各种新鲜刺激的AI工具,这个过程也不免伴随着纠结与挣扎。
我相信有不少人跟我一样,一直在不断被灌输“学习很重要”的观念或价值观,心底非常认可,也自然会把学习这件事看得很重。
把学习看得过重的结果,就是当自己没在学习或者在玩的时候,会不自在、会焦虑或自责。
想学又不愿学、想玩又玩不痛快,这个问题曾困扰我好久,学习虽然是一件正确的事,但学习最大的阻力就来自于大脑抗拒复杂的本能,这表现为心理抵触。
还有另一种学习阻力是大脑想要去放松、体验愉乐的本能,于是各种诱惑会吸引你去做别的事情,这表现为分心。
比如最近每当我想看会书时,心里总是痒痒,还是想打开SD绘图再玩一会,就是这些更有乐趣的事情,让我一直分心,很难再专注于书本上。
于是,在学习方面,我与拖拖拉拉、迟迟不能进入学习状态、所以一直挨熊的大儿子,共情了。
我看他坐在学习桌前趴着玩笔,一会想上厕所、一会又要喝水,看他抵触学习的表现就想笑。
一个人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所以肯定会有学习的紧迫感,也清楚什么是该做的事,但是这个人可能又会本能想要逃避学习时的困难或挑战。
产生抵触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在学习中时常遭受挫折、经常做错题或解不出答案,从而产生了学习的负面情绪体验,觉得学习这件事很糟心。
也可能是学习任务难度超出了当前个体的认知能力水平,任务过于复杂,以致于让人感觉无从下手,产生心理抵触。
还有可能,是对旁边那个不停唠叨的人的反抗,本来学不下去就很烦,旁边还有人不停催催催,而且催促的频率如此之高、又如此之单调:“你快学啊”、“你效率真低”。
这种催促、指责或打击,会让孩子本来就抵触学习的情绪更加烦躁。
孩子迟迟进入不了学习状态,比谁都烦,结果有人还在一遍遍强调“你还没进入学习状态啊”,这种强调会让孩子更加关注问题,使孩子更加无法进入状态,烦上加烦。
这涉及到一个心理学上的悖论,即“焦虑悖论”(Anxiety Paradox),即过度关注和思考某个问题,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比如一个人越是在意自己“睡不着”,心理越是会紧张和焦虑,从而导致更难以入睡。在孩子学习的问题上,家长的不断强调就起到了引导孩子持续关注问题的效果。
不得不说,在孩子学习方面,大人常常添乱、帮倒忙。学会给孩子一个安静、不受打扰的空间,先学会自己控制住对孩子学习效率低下的焦虑,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或焦虑,再去帮孩子。
不清楚孩子究竟在经历怎样的困难或问题,弄不清状况,提不出合理的方法或解决方案时,至少别再一味的只是去强调问题,就是贡献。
前段时间有网友掀起对罗振宇贩卖“知识焦虑”的声讨热潮,并不是因为强调成长和终身学习不对,很多人打心底也知道学习重要,就像孩子也知道尽快投入学习很重要,关键问题是怎么也做不到啊!
一遍遍听人唠叨自己也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即一直在听人强调自身存在的问题,这本身就是一种折磨,所以特别招人烦。
像一个女生天天被男朋友说胖,但凡女生能够瘦下来肯定瘦下来了,谁愿意天天听男朋友唠叨、谁不爱美,问题不就是自己也想瘦但就是瘦不下来么。
你作为男朋友不帮忙一起找问题根源,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而只是站一旁叨叨叨的揭人短,给人往心里添堵,是不是很烦人?
还有那些老是催婚的爸妈,请理解,有些孩子不是不想结婚,自己可能比谁都急,这不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嘛,又或者是自身条件或性格等等问题别人相不中,爸妈催催催只会让当事人一再意识到自己单身的悲催状态,真的什么用也没有。
提醒问题本身,只有在当事人没有充分意识到自己问题(的严重性)时才有用,比如孩子学习不用心,家长提醒孩子你要是不努力、成绩就要下降了,但是当孩子一直处在中游或者班级垫底时,你再一遍遍提醒,这不是添堵么,只会让孩子更焦虑。
要清楚这样一个事实,一个人处在焦虑或情绪状态下,工作或学习效率会降低。
人天生具有进取和受人尊重的需求,孩子也想取得好成绩和尽快完成作业,落后或拖延正是因为在学习或做作业上遭遇到了困难,只有了解清楚这个困难,解决掉这个困难,孩子才可能改善现状。
作为家长,不能只是下意识以为孩子的表现是爱偷懒、拖延,或着以为孩子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请再仔细好好思考一下,这可能吗?!孩子挨你这么熊、这么骂,还会想偷懒?还意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
以孩子当下的分析能力或表达能力,根本不足以意识到或表达出自己正在面临的困难、遭受的痛苦或苦恼。别说孩子,很多成年人到现在也意识不到自己究竟遭遇了什么,因为意识到问题需要足够多的知识支撑。
所以,孩子的问题最考验家长:考验家长觉察问题现象的能力,考验家长提出各种原因假设,然后一一论证的能力。
如果只是单一归因、直接给孩子定性或扣帽子,就是爱偷懒、不努力,那孩子真正的问题可能永远得不到解决。
多少已经过分努力的孩子,还自以为自己不够努力呢,还在努力的逼着自己更加努力。
顺便看看胡适先生真实的日记记录:
我们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的胡适,尚且如此,我们是否对孩子有太多过高的要求?
别人家孩子的作业布置的是不是过多我不知道,作业难度是不是太高我也不知道,但我觉得追求竞争优势和更高的社会地位的“内卷”早已经波及到孩子们了。
很多家长歇斯底里的催孩子、催到自己泪流和崩溃,如此焦虑和情绪失控的家长,必然会将焦虑传导给幼小的孩子,摧残孩子的身心健康。
善用效率工具
本周在做培训用的PPT课件时,尝试了下Motion go与WPS智能美化工具,简直就是“魔法”,美化排版的效果远超预期,终于让我以后不必再浪费一、两小时在无聊的美化排版上。
上次发出工具提升工作效率的感叹,还是在我使用在线协作表格工具时,全省16个地市业务成员可以在同一表格文档中进行实时和同步编辑,直接省去了我再汇总整理的时间。
工具的强大之处,就在于能够帮助我们更加高效、便捷地完成任务,节省时间。
再来看已经被吹得天花乱坠的ChatGPT,网上已经有许多人为其带来的效率革命感到振奋,但是我估计现在绝大部分人仍没有从ChatGPT上收获过任何好处。
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大多数人觉得麻烦,所以硬是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可见大脑抗拒复杂这个天性,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造成了影响。
生活就像一个竞技场,任何武器(工具)都会让使用人获得竞争优势,但实际在挑选武器方面,绝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操作简单、易于上手的菜刀,而不是那些有一定学习成本的战斗机或坦克。
所以,之后的差距必然会逐渐显现。
在效率工具里面,ChatGPT就是战斗机或坦克的存在。可以说,我的大部分疑惑,都在ChatGPT上得到了解答。
我的使用经验告诉我,ChatGPT的本质还是个搜索引擎,不过是一个超高配的搜索引擎。面对用户提出的问题,ChatGPT通过海量数据的深度学习和训练,能推理生成更为全面、个性化的答案。
我使用近三周的感受,就是“如师在侧,如友在临”,我曾用一下午时间不断追问ChatGPT,在好几个问题上竟然有豁然开朗、卸掉重枷、如释重负、封印解除的感觉。
虽然发现有时ChatGPT也会胡说八道,但并不影响我充分利用和使用工具好用和积极的一面,毕竟任何工具不可能一点毛病都没有。
比如用锤子砸到了手,你不该抱怨这把锤子不好,而是去思考自己在使用上的问题。
不管什么工具,最后还是要依赖操作它的人。我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仅仅是利用了ChatGPT强大功能的冰山一角,肯定在其他人的手中,ChatGPT必然能发挥其更大的威力。
对于普通人来说,使用ChatGPT的学习成本,无非就是“清晰表达”的能力,需要把自己的需求精确的描述出来,而这种能力是一种稀缺的技能。
很多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在面对ChatGPT时根本不知道需要问他些什么,需要从他那里获取或知道些什么。
问题很关键,而好的问题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提出一个好问题不容易,不仅需要表达清晰,而且需要具有足够广泛和深刻的思考,问题质量展现的其实是一个人思维质量。
我认为ChatGPT的出现必然会取代一些人的岗位,就像ETC出现淘汰过大量的高速收费员,但工具的出现更多是赋能,让人所站的位置越来越高,像洗衣机解放了双手、汽车解放了双腿,而互联网扩展了视野。
其实,所谓的淘汰,也只是因为工具的出现加速了人与人之间的分层,淘汰你的可能并不是ChatGPT这些工具,而是那些首先驾驭这些工具、实现效率倍增的人。
ChatGPT所淘汰的人,其实早已经被社会所淘汰,极有可能就是那些拒绝去接触或学习的人。可能这句话就是在散播“知识焦虑”,但是万一有些人真的还没意识到呢!
如果感觉文章有用的话,敬请打开微信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哲新ii ,获得更多往期内容。
作者丨哲新,微信公众号“哲新ii”(ID:zhexinii),爬坡青年,价值创造者,一直在努力用文字改变自己、影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