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简书是在2016年的一个下午,原本打算下个游戏打发时间,无意间发现了简书这个写作小天地。
那时候新媒体写作刚刚兴起,到处都是干货文、鸡汤文。我想自己也没有干货能输出,也写不出励志的鸡汤文。就自己写点伤春悲秋的小诗,写了几次就没有写了。一来阅读量低,二来总是无病呻吟的感慨也没有什么意义。
再一次开始在简书上写作是在今年年初,那个时候是我人生中最灰暗的一段时间,抑郁、神经质、一个人默默哭泣。灰暗了一段时间后,我告诉自己我不想过那样的生活了,我要改变自己的状态。
刚好在微信公众号里看到了一个教新媒体写作的课程,我心想自己已经错过了新媒体写作兴起的大潮,不能再错过这趟末班车了。于是,狠狠心就报名了。
那段时间,白天带娃没有太多空闲时间,只能等孩子睡着了赶紧去听课。听了课,感觉自己错过了好多东西,也越发的感觉到自己能力的不足。而这种自卑感,让我越发的不敢下笔去写。
虽然不敢写,但是我想学,想学到更多的知识点,更多的写作方法。我陆陆续续买了很多微课,电子书籍,纸质书籍。一有时间就去听课,看书。听到有用的就记下来,看到经典的就写下来。到现在,我已经记了三本笔记本。
我参加的这么多写作课,老师们都告诉我们要坚持写,只有写了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只有写了才有进步。于是,我在三月份的时候,跟着老师坚持了为期三十天的打卡。
那次写作打卡,让我发现了自己的一些问题。首先,我写的东西,定位不明确。其次,我的标题取的没有特点,让人没有打开的欲望。
我针对自己的定位做了深刻的思考,在以后的写作中,尽量往定位的方向去靠拢。在标题的打磨上,也去反复思考。阅读量虽然提升上去了,但粉丝增长依然不多。
我返回去看我以往的文章,发现我的文章太短,案例太少。说到案例,是我最头疼的一件事了,每次需要用例子的时候,就发现大脑空空,到网上搜又搜不到合适的案例,翻翻素材库里零星的几个素材,感觉跟自己写的主题不太契合,只能放弃。
我开始大量阅读,在书中寻找素材。别说这种方法还不错,总能看到经典的话语,形形色色的故事。遇到打动我的话,就会用手机记录下来保存好,等需要用的时候就能轻松的找到。
找到了定位,也知道了积累素材,可有一个问题还是一直困扰我,那就是很容易写着写着就偏题了。针对偏题的问题,我又回去反复听以前买的课,终于找到了方法,可以避免写偏题。
到目前为止,我在简书已经写了超过十万字,也有了自己的一些见解,于是我策划着搞了一件事。
我把自己的学习和写作心得进行了整理,策划了一个系列课程。这个课程一来是对我的所学进行梳理,也对最近这段时间的写作做了个总结;二来也是想和同频的朋友一起交流学习心得,一起成长。
守在自己的领地里固然很舒服,但时间久了就会变得越来越裹足不前。虽然行动了不一定就能成功,但不行动永远成功不了。
这一年来,我改变了很多,从唯唯诺诺到坚持原则,从抑郁灰暗到充满希望,从无所事事到不断成长。我一直在成长的路上,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