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从拖延到高效》读书总结
写了四周的读书总结,更让我笃定读书一定要深耕细作,尤其是《加速》这样的实用工具书籍。书不在于读的多,而在于学以致用。读《加速》、实践《加速》、最后实现加速,让未来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
一、读书摘要
一本全方位解决如何高效,如何迭代自我的工具大全书籍。第四篇读《加速》仍然觉得津津有味,越读越兴奋,越觉得可以通过实践提升自我。《加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实用性书籍,值得反复阅读。
二、金句/语录
以下金句是打动我内心的话,记下来时刻鞭策我、指引我坚持再坚持、突破改变。
1、一级光明思维是指我们能看到世界有黑暗也有光明,这就好比我们认识到自己和他人既有缺点也有优点,在处事上我们可能有所得也可能有所失。
2、二级光明思维是指,我们要看到黑暗可以转化为光明,老话常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得和失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3、三级光明思维,是要我们相信无论黑暗与光明都能充实人生。优点和缺点构成了完整的我们,得与失充实了我们丰富的人生。人无完人,所以我们不可能要求自己完全不犯错,或者要求别人永远正确。
4、我们不能光为“现在人”而活,还要为“未来人”而活。
5、能够实现自我突破,就等于获得了在人生这条道路上披荆斩棘的秘诀。
6、遇到问题时,我们要保持质疑的态度。多思考“为什么”而不是“做什么”,事前缜密思考会让我们事半功倍。
7、只有自己愿意去做的事情,才能要求别人去做,只有自己做到的事情,才能要求别人也做到。
8、差距的第一种表现是对待选择的态度不同。有些人选择迎接挑战而有些人却选择安逸。差距的第二种表现是执行方式不同。有人习惯马上去做,而有人喜欢拖延。差距第三种表现叫做呈现方式不同。
9、正向的输出其实是一种人生观的输出,就像我们常说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太差,积极乐观的人总是更受欢迎。
10、“直接”和“攻击”是两码事。直接的表达,也可以建立在深思熟虑之上,是可以拥有建设性和洞察力的。但“攻击”则是带有情绪的。
三、思考题
Ql 你是否正确理解作者的观点?如果是,为什么你相信自己是正确的理解?请举例
我不能完全理解的作者的观点,有很多观点是第一次认知,并没有完全理解透彻。第一遍读完我以为我理解的内容,看了第二篇我又有不同的看法,所以要完全理解作者的观点,一定需要实践再回顾,再实践再回顾。
`Q2 你把作者观点联系到你自身的问题一一比较?如果没有,请比较,并总结比较的结果。
Q3 从书中选一个观点、或方法、或道理,只选一个,你要怎么做到?
我选择单点突破法,按照作者的方法照做就是。
逐一思考回答,他解决了你什么问题?
选择单点突破法是因为操作性强,不但有教授详细的方法还有工具提供。单点突破法解决我三大问题,拖延、健忘、无计划。
你如何坚持18个月?
单点突破法对我来说,不需要坚持,只是需要我不断提高完成质量,因为这个方法已经融入我的生活,成了必不可少的仪式。
准备如何克服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
目前并没有太大的困难,就是需要进一步熟练运用效率手册和总结笔记,并最终达到提高效率,提升时间管理能力的目的。
如何判断你学以致用取得成功?
1、自己的状态是最好的证明。工作的效率提高,业余时间都是用来学习和锻炼,不追剧不刷朋友圈。
2、公司同事和领导的反馈。在公司举办如何高效学习的演讲,建立社群带领大家阅读。这两件事情得到了领导的嘉许和同仁们的认同。
3、影响团队成员重视时间管理,指导他们使用效率手册和总结笔记。
Q4 作者曾经多次说“学会最高的标准是会教”,教学相长更有助于你提高,你如何能指导3-5人同读《加速》?请写出简要计划
我目前在公司建立了21天自律学习社群,21天读一本书。《加速》是下一期同读一本书的计划,下一期的时间刚好是我参加完本次同读一本书的节点。
社群一共是32人,都是公司的骨干员工,建立社群本着自愿参加的原则。学习逼是没有用的,一定是自发自愿才能事半功倍。在建立社群之前我举办过一场分享会,题目是《如何高效学习提升自我》,也正是因为这场培训激发了伙伴们想改变自我的愿望,我顺势而为建立了社群。我从事的是服务行业,员工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大学生寥寥无几,大多都是高中技校毕业。正是因为如此,我尤其想帮助他们成长,因为我深刻明白了知识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同读《加速》计划
举办一场培训进行预热,掀起学习的热潮。
设置奖励机制,21天完成阅读并打卡给予奖励。
每周写一次读书总结,仿照高总模版(我会做适当调整,难度太大会打击信心),每周评选2名优秀作业,给予奖励。
21天结束后举办线下分享会,安排积极优秀的学员进行现场分享。
Q5 如果你穿越到2028年,年龄增加10岁,你如何评价《加速》?
如果穿越到2028年,我已经54岁了。现如今同读一本书社群里似乎没有超过50岁的学员,70后的人也并不多见。如果是54岁的我带着现在的认知读了《加速》,当然是更加后悔没有早点阅读,只不过不知道50多岁了,我是否还有勇气尝试改变自己。有一句话说,改变最好的时间要不是十年前,要不就是现在。现在的我开始学习《加速》,实践《加速》,真正加速。相信十年后的我再次看到《加速》,会感谢现在的自己,感恩作者,这本书也一定会被我珍藏,突破中年瓶颈的决定性瞬间就是它的功劳。
Q6 如果你是公司CEO,你会给团队推荐《加速》?如何推荐,为什么?
对我受益的书,我当然会推荐给团队,还会推荐给亲人朋友。如何推荐,分两个步骤,第一举办分享会,分享我的收获;第二在公司举办同读《加速》社群,以上第四题我已经写了详细计划。
为什么要推荐呢?因为我受益也想让团队成员受益。另外通过分享强化知识,会的最高标准是教。
Q7 用一句话总结你用4周时间,同读《加速》的收获,以及读此书后对自己未来的寄语。
找到一本适合自己并可以实践的工具书,将受益终生。
从来没有这么深刻的读过一本书,因为作业,我读了四遍《加速》。深度思考让我明白了应该如何读书,如何读书才能吸收和运用知识。通过看别人的读书总结,用第三眼看到了不一样的角度和思考,拓宽了思维边界,更加全面理解和吸收了书中的知识。这样的阅读方式,让我明白,书不在于看多少,一本好书要深耕细作,不断研读,跟一群优秀的人同读,启发自己的思考。回顾之前我读书,浮于表面,没有深度思考,浅尝辄止,这样的读书就是浪费时间,毫无意义。
未来的我要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
生命本没有意义,生命就是意义本身。我希望未来我依旧健康有活力年龄衰老,但追求不懈,不断改变和挑战自己。
比目标更重要的是追寻的过程。目标追求的路上是快乐,希冀,不应该是焦虑或其他不好的一切。未来我一直都会在追寻的路上,探求自己,成为自己。
未来的我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因为努力,越来越自信,越来懂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你,活成谁都不如活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