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车槛槛①,毳衣如菼②。岂不尔思?畏子不敢。
大车啍啍③,毳衣如璊④。岂不尔思?畏子不奔。
穀则异室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⑥!
【注释】
①大车:古代用牛拉货的车。 槛槛(kǎn):车轮的响声。
②毳(cuì)衣:车上避风雨的毡子。本指兽类细毛,可织成布匹,制衣或缝制车上的帐篷。此处从闻一多说。 菼(tǎn):初生的荻(dí)。荻是芦苇的一种,生在水边,茎较细而中间充实,颜色青绿。此处以之比喻毳的颜色。
③啍啍(tūn):车慢而笨重的声音。
④璊(mén):红色美玉,此处喻红色车篷。一说赤苗的谷。
⑤穀(gǔ):生,活着。
⑥予:读音为yú,同“余”,我。皦(jiǎo):同“皎”,光明。
【译文】
大车快速奔驰的声音轰轰隆隆,车篷是用青色的毛毡制成的。难道我还不够思念你吗?只是怕你不敢来跟我相会罢了。
大车缓缓行驶的声音沉闷笨重,车篷是用红色的毛毡制成的。难道我不够想念你吗?只是怕你不敢同我一起私奔啊。
我们即使活着居住在两间屋,死了也要在一个坟茔(yíng坟墓)中。你要不相信的话,那光芒万丈的太阳就是我的明证!
【简析】
这是一首爱情诗。诗的意思简明直截:一位赶大车的小伙子和一位姑娘相恋,他要求她私奔(大概姑娘家里有人不同意),她却有点犹疑。于是,小伙子指天发誓,一定要和姑娘在一起,死也要同穴。爱情的强烈、坚定、至死不渝。原来对天发誓从那时候就有了。
这首诗把环境气氛与主人公心情结合起来,相互烘托促进,是一个特色。第一章写小伙子赶着盖有青色车篷的大车奔驰,在隆隆的车声里,小伙子心潮澎湃:“岂不尔思,畏子不敢。”意思是说:姑娘,你到底敢不敢与我相爱相恋呢?小伙子的冲动,与姑娘的犹疑,制造了恋爱中的痛苦。第二章以沉重的车轮声,衬托小伙子内心的苦恼。这时候,小伙子终于明白了:姑娘的犹疑是因为她家里不同意这段恋情。因此,摆在面前的是:姑娘敢不敢、能不能不经父母许可就和小伙子私奔,结成夫妻。这是姑娘的终身大事,不能不慎重考虑。因为一旦遇人不淑,又背叛了父母,那么自己的前途就十分悲惨了。第二章既回溯了第一章姑娘犹疑的原因,又提出私奔有无后顾之忧的考虑。诗歌是由小伙子口中唱出来的,表示小伙子已经明白姑娘的处境和心思了。于是,自然地引出第三章:小伙子指天发誓,永远忠于爱情,即使生不能在一起,死后也要同穴。
这首诗,将环境气氛与人物心情相结合相衬托,把故事按情节发展而安排诗章,以心理推想取代完整故事结局,都有特色。千年之下,读者感受到的,仍然是那两颗充满忠贞爱情的年青的心。
【相关诗词鉴赏】
一、离思【唐】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译文】
经历过沧海之水的波澜壮阔,就不会再被别处的水所吸引。
陶醉过巫山之云的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称之为云雨了。
虽常在花丛里穿行,我却没有心思欣赏花朵,
一半是因为自己已经修道,一半是因为心里只有你。
【相关成语】
曾经沧海:比喻曾历经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见多识广,对比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