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节奏转的越快,机会越多,成功的概率却越小。一方面需要人才的多样化,另一面行业需要真正能推动它,引领它的高手。
大家都出身草莽,开始于无名之辈,想寻找一个机会破土而出。三年五年是个面貌。大部分人仍然庸庸碌碌,其中总有一两个冒尖,成为大家议论的焦点。细问之后,所从事的行业无疑是新兴行业,热门行业的附加产业,以及传统行业的细分领域。
行业共同的特点是高增长,高增长伴随高价值。个人努力会成倍的放大,这是系统机制的显现。
高价值区域也容易做到头部。在同一系统里,头部品牌吸引的注意力大概是40%,第二名20%,第三名7%-10%,剩余瓜分30%。因此头部带来更多关注和品牌影响力。对个人能力的溢价和收入都大大提高。
个人能力的快速成长来源于正确的方法论,刻意练习和实战。头部的影响力会带来更多的机会,增加实战,资源和优势将会持续滚动,头部又会获得更高的增长率。
高手就是在行业里寻找高价值区,找头部,依靠系统增长优势放大自己。
热门领域,新兴行业眼下就是高价值区域,要不要进入。作为行业素人不进有“来不及”的焦虑,盲目入场容易一无所获。因为高价值领域竞争激烈,需要高竞争力,也需要独特的优势。
高手不仅能找到高价值区域,会分析行业趋势,游戏规则。还会研究这个领域一线的高手,对比自己的实力。找到最好的优势角度切入,形成差异化竞争。
优势不足寻找差异:一线城市无法开展,可以占领二三线市场,行业竞争激烈,那就寻找细分领域。
“罗辑思维”的创始人罗振宇是位高手,微信公众号开始崛起,以文章为主流竞争赛道。每天早上六点半推送60秒语音和文章,成了他的一个清晰的差异化标志,也成就了微信第一大公众号。
择业和就业中,选择高价值区域依然是高手的策略。毕业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国有银行做柜员,二是互联网金融公司做助理。你会怎么选择?
银行是国家的产业,旱涝保收,饭碗不会丢。只是内部没有牢靠的关系,上升的机会渺茫。互联网金融公司为新兴民营企业,起步低,发展快,人才缺口和机会多。学习速度和职业能力随着企业的壮大迅猛提升,几年时间就能成为企业中坚力量。
因此互联网金融就是高价值区域。能成为高手只是选择还不够,要以最好的优势角度切入。以互联网金融公司为例,公司里专业性太强的数据分析、证券分析很难扎进头部。带有金融知识背景的互联网运营则是新的人才缺口,于是花2-3年时间,努力学习成为公司的顶尖人才。
如果按照高手战略一路走来,你已经到达了头部,享受到了头部红利,此时依然不能松懈。
经济学中有一个常识,越多人知道一件事,这件事就不再高价值。你在高价值区域享受红利,别人不会睁只眼闭只眼当没看见,即使不明争也会暗自发力。
已经成为了高手,如何保持自己的优势,答案是:修建自己的护城墙。
等到城墙修的足够高,才会给追随和模仿者造成困难。上天给了人们无限的可能,却限制精力和时间。因此生命有限,想高垒围墙,唯有专注。普通高手靠手艺,一流高手靠专注。
聪明人常见的失败是贪胜,求多,求广,求全胜。他们眼界广泛,能看到更多机会,于是跨领域多线操作,想在多领域全面发展。刚开始进入,市场空白会分得红利。随着赛道人数变多,精力不够用,难以专注提升,便在别人不断迭代中丧失竞争力,成为跟随者的指明灯。
时代的弄潮儿无不是将个人发展置身于社会浪潮,机会丰富时,能深思熟虑的做选择,找到更少且更好的事。研究规律,找出差异,以最好的优势切入。再战略性专注,形成壁垒。正好符合长江商学院的校训:取势、明道、优术。把握趋势,理解系统运行之道,最后精进。
也是成为高手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