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考了个驾照,准备买辆车,电话约我与他一起到车市上看看,我都不知给人家参谋什么意见,因为我是个车盲,自己从来没有想过️属于自己的汽车,我是个纸上谈兵的人,可能是平时聊闲时似乎让人家以为自己懂车似的,不过在我看来,买钱是个消费行为,拿着钱去挑选一辆价格上自己准备掏出来相应的钱的车,办个购买手续而己,买车也不能连回选,选得牌子多了就手花眼乱,自己反而没主意了,把自己买车时几条主要的考虑线索考察一下,基本上差不多即可,从汽车出世到现在已经几百年了,汽车市场可谓是瓜熟蒂落,到目前可以成熟出车的厂家世界上就那么几家,国内也是几家,如此成熟的汽车市场,真正动念头想买也很简单,价格,样子,牌子,几人座等就这么些因素,其它厂家促销,以及买车行为中的国家补贴,银行贷款,以及售后服务承诺了解清楚,了解情况这些事情就是为了进一步降低购车时的成本,让自己所花的钱产生出较大的购买价值收益,朋友刚拿到驾本,现在心里正热,人家热情洋溢,我这边也要做到闻鸡起舞,配合点来,要不然怎么朋友一场呢,总之朋友在我看来朋友要鸟枪换大炮,预备役变正规军了,人生实现了一次自我超越的梦,可以驾辆车,想去哪儿就去哪了,让自我意志里的自由精神也划拉划拉,其实他约我去看车,一下子给我也带来了压力,为了此行,我还得备备课,当参谋就应该当好参谋,我就应该准备一套作战方案,给朋友一条通往罗马的地图,人家约我就是要这么个地图,可能朋友也约了其他友人一起和我今天干得是一件事,朋友从这些友人的参谋中得到了,条条通往罗马的地图,虽然地图各异,但均是殊途同归,最后的决定方案在他那里,由他的理性判断力决策,那个时候他就可以抱得美人归了。
成人之美是友之道,看来我这几天的作业即有难度又有深度,想起这几天的全国考生,我突然觉得自己一下子年轻到十八九岁了,我也要参加一次庄重的大考,这一考有可能决定着朋友对未来的野望,当然考生是为了自己的生命意义的超越而备考,我这次备考是为了成君子之交,备考本身都一样了,都是在超越认知,通过朋友这次买车过程,我的间接片断参与,我把这次参与朋友的快乐之旅,当作自身的一次快乐,朋友给我打电话之时从他言谈中我就认定此次是他的一次快乐之旅,整个过程中他必是踌躇满志,冲动而激情地到达快乐目的地,这个过程用白岩松的话说,痛并快乐着,为什么会痛呢,因为要花他一笔不小的银子,那些银子是他多年的心血,经过一场激烈的内心战场的较量,他的意志作出了如此选择了,不管怎么样,关键在于他的意志,我为他的这次意志的体现而击掌庆祝,我们平时的很多决定都是意志被严重异化后的结果,那里还有意志的体现,意志已经羞达达得不可示人了。
所以这次备考也是一次荣誉之战,我以朋友为荣誉,在为自己被蒙昧的意志立头名状,我一定要做好这次参谋长,如同一次临战,对己对敌首先要有个判断,车的产生源自于人的代步的想象,我对车的认知是从自行车开始,更早一点就是工具车了,如架子车,马车,三轮车,这些车不属于代步车,虽然在自行车之前我己认识被称作为车的这类车,父亲上班有辆二八自行车,街道上别的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开始学骑自行车时,我和他们一起启蒙,这个阶段我自认没有输在起跑线上,经过这个过程,有一些发小就学会了,人家掏着腿骑,骑得还不错,那个时候好像很少有斜梁车,由于岁数小个子低,一般都跨不过梁,这里有个问题,大凡学会的几乎都是自行车规格小一点的,比较说,二六,二四的自行车,车子稍小点,重量个头都好控制,我在这个过程出现了挫折,挫折说得到有点含糊,应该说是挫败。这次挫败留在我这里的问题挺大的,以后那种莫名其妙的自卑情绪就是在这时种下的,这地方如比是人生起跑线刚启程时的时候,不是我故弄弦虚,父亲的自行车是个二八型,而且是个加重型,又高又重,推着它都有一种恐惧感,父亲的个子不高,那个时候中国人的生活资料贫泛,当年的教育各个行业都是以店为家,以厂为家,厂里有时分点福利补贴,父亲都是用自行车托回家的,厂子离家也有三四里的路程,自行车是家里的好帮手,在我的记忆里父亲的自行车一直是二八的,只是后来不是加重型了,在我和别人一样到了学自行车的年龄,这辆二八加重型自行车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种珠峰了,不知和自行车一起跌到起来再跌到再起来,这样的患难与共多少次,即使如此,还是不能共享快乐,自行车的快乐就是它跑了起来,我的快乐就是我会骑了,我和它一起在马路上我骑它跑,那才是一起到了快乐的感受吗,然而结果是不能到达共享快乐的地方,我郁闷,它受伤,折腾了几个月最后是无果而终,而且我对加重二八型自行车都有心理压力了,我给自己下的结论是,目前,我是学不会自行车的,这里有几个盲点,我当年只是针对二八自行车进行了学习骑自行车的过程,障碍在它重,大,控制上有些无所适从,二四.二六型我压根就没接触,如果我接触到其中的那一款,有可能有学会可能,当年我也这样的假定过,我之所以用了几个可能,还是对自己没有死心,认为别人都可以我为会不可以,如果我没有这种二八型焦虑,或许我也在跑道上。
那个年代,自行车在家里是个大件,结婚时想娶个媳妇家里有什么,它都可以决定此桩婚姻的成败,我这话说得有点太满了.还是用有可能来表达,任何时代都是理想主义情怀的人们,街道上骑二六二四型自行车学会的小伙伴们,当然不会把自家如此的重要财产让别人去摔打的,大人们也不会开口说这话的,自行车什么地方摔坏了,你说赔还是不赔,怎么个赔,让修车行修,半个月的口粮可能搭进去了,所以说学骑自行车只有你家有自行车你才能学的,何况没有自行车的家庭不少,比当下没有汽车的家庭要多得多,学汽车也不可能用张家的车李家的人先练练,学习学习,没有这样的做法,这就是现实生活的基本状况,所以我当年没学会,就类似相当于朋友在拿到驾照之前情况吧,车与自己之间的距离相差一个驾本。
那一次没有学会,一下子就是好多年过去了,高考完了,考完后在家里实在没事,家里的自行车永远是二八型的,父亲在这期间已经换了好几辆了,但是二八型是个不变的确定,我己经成个青年了,不会骑自行车情何以堪呢,自己立誓,工作后要有自己的车,少年立志不缺勇,我又和二八型自行车干上了,这一次我己经可以平视它了,我把车直接推到道边,直接坐在梁上两个脚都可以着地了,这样子自己就可以控制它,用脚在踏板上蹬了几次,摸索了一阵平衡规律,不知是那一次骑得对路了,就会了,这一刻自己没有把它当成里程碑般的时刻,也没有对它作过深刻的反省,反正我会骑了,会骑就会骑了,会骑对于我的意义之添砖加瓦的规定我没想过。会骑了就是从不会骑到会骑,中间居然没有什么关系,其实这以后我就想当于有了驾本的意义,我会使用代步工具了,代步工具里包含有车的各种工具,我可以买车了,当然买也只能买自行车,以后的生活内容里的一部分就是和自行车干上了,第一辆自行车什么时候买的,这里指是属于我的自行车已经记不清了,好像是参加工作不久就买了,现在的自行车是个电动的,电动自行车之前有辆折叠自行车,这两款现在都在用,从第一辆到现在中间使用过多少辆,只能用不计其数来表达,由于自己的视力不好,教正视力也差强人意,早前就否定了自己考驾照的想法,随着这样的否定想法越来越坚定,我和汽车时代可以说失之交臂,虽然在一个时空,相见不相识,两者如平行世界的旅行者,我这样说,并不是我不坐车了,我强调的是我和车的互动,互相驾驶的状态,即无缘子汽车司机这个角色了,对于车我还只是处于前汽车时代的自行车与我的世界,我的车就是自行车,自行车,汽车,都是车都具备车的本质,即实现其代步工具的价值,看来我的车的认知还须在汽车这里停留,看到汽车对人在车方面的最大意义贡献以及汽车和自行车相比较它的优越意义和特别意义的贡献,还有现在人对于两者在精神层面满足以及幸福感的贡献以及汽车的使用带给的精神愉悦,我为朋友的备课只能把我和车的柏拉图式的精神理解提供给他,具体的认知实在是浅薄无法拿出手来,这种备课方向也是我无奈的出项,如今是专注备课当好参谋,努力完善这个过程,唯此而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