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注释】
▲鄙夫:见识浅薄,没有学问的人。
▲空空如也:一、放空自我,做到心境洁净,内心平静,不受外部干扰。《先进篇》11.19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二、孔子自认为自己空空无所知。
▲叩:叩问、询问。
▲两端:两头,指正反、始终、上下方面。
▲竭:用尽;尽力;竭尽全力。
【译文】
孔子说:“我真的什么都懂吗?其实我不是什么都知道。有鄙夫来向我咨询问题,我能暂时放掉一切烦恼,使自己内心平静,从这个问题的正反两个方面去思考,尽我所能解决问题。”
【学而思】
“无知也”是谦虚、不自满,“空空如也”是忘掉自我,尽心尽责为别人解决问题,是待人以忠。
承认自己无知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以色列作家尤瓦尔·赫拉利在他的《人类简史》中写到,从农业到工业时代的变革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在于人类愿意开始承认自己的无知,过去人们认为“神、上帝”无所不知,有了问题就去专研古代典籍和传统,人们只要钻研古典和传统,正确理解圣人的教导就能获得知识和解决的办法。这种认识不再相信人类还会进步,黄金时代已经过去,整个世界只会停滞或恶化。解决办法只有一个,恪守祖训,或许能够唤回过去的美好时光。这种思维方式制约了人们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从1500年到1950年,中国、印度或远东地区完全没有提出能够与牛顿物理学或达尔文生物学相提并论的研究。郑和下西洋得以证明,当时欧洲并未占有科技上的优势,如果哥伦布1429年的船队与郑和的庞大舰队相比,简直就像是小蚊子碰见大飞龙。
真正让欧洲人胜出的是他们无与伦比而又贪得无厌,不断希望探索和征服的野心。现代科学的出发是点承认自己的无知。科学革命并不是知识的革命,而是“无知的革命”。真正让科学革命起步的伟大发现,就是发现“人类对于最重要的问题其实毫无所知”。人类的思维方式,由神的无所不知,转变为人类一无所知,承认自己的无知,才有了后来科技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的飞速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