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大学第一课
走过高考的孩子,进入大学后,带着原本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带着对自由的向往,却发现真实的大学生活,跟他们原本的期待有着各种差距,瞬间负面的情绪充满内心,在抱怨中,他们忘记了自己是如何来到住所大学,也同样忘记了读大学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让我们来看看贾老师在《别装了,其实你没病》这本书里第4章的分享。
吐糟——让学生把各种不满意都写出来,选代表把每组的讨论结果跟大家分享。
罗列——汇总大家的不满意
比如,学校名气不大; 图书馆很小; 师资力量不够,没有人家大学那么多的院士名师;环境不好,没有美丽如画;保研率低,考研压力大;没有报这个专业,是被调剂的; 不想来这里,是父母给选的。
画图比喻——河、各种船(国际超级游轮、大游轮、普通客船、货船改造船、独木舟)、救生圈
高考分数就是船票,不同船,不同的票价。
逐个击破——
学校名气不大:那就好好努力,未来让大学以你为荣;
图书馆小:不影响读书,网络资源发达,可以网上查阅各种资料;
师资力量不强:老师教你们绰绰有余;
环境不好:实用性大于舒适性
保研率低:再高也不会是100%。我觉得,可以这么说——保研率多少,那都是过去式。如果你不能成为分子,那保研率多少都跟你没关系。
......
老师用船票隐喻高考分数,让学生明白自己当下之所以坐在这所大学,就读现在的专业,都是基于高中三年的结果,就是说,当下其实是高考后做的决策,那个决策是跟高考分数有关的。
分数跟大学专业,是一种匹配,自己的能力达到了自然可以去更好的学校,没有达到就自然会落到差的大学。
我想起贾老师提到的快乐公式,快乐=能力- 期待,在当下要想快乐,就得放下自己那些不合理的期待,接纳学校的现状,或者提高自己的能力,好好学习,或者读研时候去更好的大学,或者找到一份理想工作。
而把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抱怨中,那个已经是过去的决策了,要想让自己的决策看起来更正确,就要去落实,去行动,让自己好好度过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