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执笔本书时,我倾尽了所有智慧,希望可以在保证对相关领域的相关项目内容提供正确理解的同时,又可竭尽我的全力为读者提供一个在任何相关书籍中都未曾有过的对于这些知识的全新见解。”-佐藤学
读到这句话时,我的内心迫切地想读这本书,特别想看看佐藤学老师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教育智慧。但每次看的时候,总是一团乱麻。最近硬着着头皮努力地啃了,总算啃完了,真是一本难啃的书!还有很多内容,看了也不是很明白。
看完这本书,我更坚定地要多记录课堂实践,然后反思。
这本书很客观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教育方法学的历史”、“日本的教学与授业研究” 、“教学研究,范式的转换” 、“教与学,意义和关系的重建”、“教室中对话的结构”、“课程研究的课题”、“教师的专业性”、“计算机与教育”。可见作者的确是博览群书,倾尽了所有智慧。如果能够翻译得通俗易懂,那可以造福更多人。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几点是:
1、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最近发展区”指的是儿童一个人可以达到的现有的发展水平,与通过他人或者道具等媒介的帮助后,可能达到的未来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脚手架理论”,脚手架,指的是在最近发展区中,借助工具与语言等进行的媒介活动。p37
我觉得,在生物课堂中进行建模学习,所构建的实物模型、类比模型、数学模型、系统模型等,都可以称为学习中的脚手架,学生通过这样的脚手架,可以比较顺利地爬上去,也就较顺利地学会了该学的知识。
2、如何教育,教育的形式,是要依据社会大环境。随着社会环境,人们的认识观,所用工具的不同等,教育的形式方法也要有所改变。这几年我们总在抱怨,现在的学生很难教。总在怀念以前的我们如何努力、自觉地读书。而现在的孩子,常常要想方设法鼓励他们读书,这就和社会大环境有关。我们所应该做的不是抱怨,而是积极面对新时代孩子的心理,根据当今的社会环境,想方设法地把他们引向自主学习的道路。
3、什么是教学?苏格拉底认为,教学不是向学习者传递知识,而是教授“无知之知”,通过对话使学习者感受自身的偏见与教条,教育他们热爱智慧。现在比较被欣赏的是“反思性教学”,他提出,乍看来错得多么离谱的儿童的见解与行为,都有其合理的根据,而从儿童自身的思考与活动来反思我们的教学,是教师的主要任务。(p93)。这就要求我们面对学生的错误,要看到他错误的背后隐藏着什么,而这隐藏的东西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4、教室中的对话。教室中的很多对话是无意义的。对教学中的互动对话,要仔细斟酌,想想自己问的这个问题是否有价值。杰克逊在《不可教授》的教学中提到,回顾自身受教育的经历,从教师身上学到的许多价值极高的东西,并不是从教师直接教授的内容中获得的,而是在一些事件中受启发而感悟到的。(p105)。这些事件,有一些可能就是老师的教学方法,老师的品格,老师的个人事迹,这就是“学高为师行正为范”。
5、隐性课程。很震撼地看到这个事实:目前学校活动的特点,与监狱、精神病院类似。教师发挥着维持秩序的交警、裁判,供应物资的军官以及时钟的作用。而学生,无论在举手发言、寻求教师帮助等,总是被强行要求“排队等候”。这样,教室成为了学习耐心等待,学习,学习放弃自己的需求,学习即便受到干扰或者自己的兴趣转移,也仍需专注于所被布置的任务。(p143)。可是要如何改变这样的方式呢?真的是很困难。需要教育政策的调整。
6、教师形象。曾经有人认为,教师这一职业,是否也可以像医生律师一样,可以程序化。就如去看医生,医生先抽血化验,看看你的身体哪里出了问题,然后再对症下药,那教师是否也可以,先检测看看你的学生是哪里出了问题?再对应解决问题。看了这一章的内容之后,我觉得,老师就中医一样,他所看的病人(学生),是复杂的,而且不一定一次就能够摸透,不是一两贴药就能够彻底解决的。学生的问题,还得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中去找,所以想彻底解决某个学生的问题,需要长久地深究,还需要老师有敏锐的嗅觉,找到突破口。这是需要老师长期的历练,反复的实践,反复的反思,才能够达到这种程度,就如老中医常常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所以老师一定要多读书多反思。
7、计算机与教育。要使计算机为课堂所使用,但计算机使用现状并不理想。计算机教育之所以是机械的、脱离现实的,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与学生是在教室中机械地生存,仅仅把虚幻世界当成了教与学的基础,计算机则加剧了教室的死气沉沉,扩大、加深了学习的机械性与虚幻性。(p188)。这也是目前教育的现状。在互联网+这么普遍这么方便的情况下,我们老师在上课时,确实是在很机械地使用计算机。究其原因,与我们的教学方法、课时安排、课程设置、硬件设施准备都有关。
本书中还有许多晦涩难懂的内容,还需要再细细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