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中考失利的丫头选择复读,我是错愕的,依照对她的了解,我以为她会很快找到退却的理由,像之前的无数次一样。
可这一次,她,没有。
她,竟然选择了一条最为难走的路--复读。
这个让我捉急无奈的丫头啊,你真的想明白了吗?
初一时,她曾让我无语。那时的丫头,像只乖巧的小白兔。一条长长的低马尾,一张白皙的瓜子脸,一双忽闪的大眼睛,江南小姑娘就该长这样,眉清目秀,柔弱无骨,让人怜爱疼惜。
她脾气好好,说话总是细声细气,开心了,一抹浅浅的笑意便挑在唇边,眼睛也成了月牙儿,不开心呢,也只是坐在一旁不说话,或者下意识把大拇指塞进嘴里啃,像个被人欺负的小可怜。
她的学习并不积极主动,对于老师的任务能够去完成,但仅止于“完成”,背诵订正你从不拖拉,但也从没好过--不事张扬的个性,不好不坏的成绩,淹没于班级四十多个特立独行的同龄人中,丫头似乎从未觉得有任何不妥。
可老师们都认为小丫潜能无限,完全可以向前冲,于是,我约见了家长。
“老师,我们对她学习从来没有要求,过得去就行了。”母亲快言快语,告知了家长的看法。丫头家庭幸福,家境优渥,母亲照顾生活,父亲生意场上打拼。“她爸爸很宠她,认为女孩一定要娇养。”说这一切时,母亲一直笑呵呵的,“读书吗,读得出读,读不出也没办法。”那时,对于读书,丫头家的看法很是淡定,我不认同,却也无力改变这根深蒂固的一切。
苏南小镇,经济发达,不少孩子的父辈祖辈仰仗于时代政策,自身的吃苦耐劳,完成了家庭的脱贫致富。生活上宠溺孩子十分普遍。这一代的孩子基本上在蜜汁里泡大,十三四岁的孩子,毕竟似懂非懂,若家长对其无要求,孩子又怎可能对自己有前瞻的打算?学习毕竟是要耗费心力,需要吃苦耐劳的,没有了约束,这个乖乖的丫头哪有力量拔歩向前?
初中阶段,竞争的残酷初显端倪,不前行,势必落后。初一结束,丫头的成绩一直下滑,她的父母终于急了,毕竟初中不是小学,中考的到来指日可待。家长会上,你终于听到母亲虚心的询问,和父亲的交流,他不再提所谓的“娇养”理论,当所有的目光聚焦于丫头时,改变也是显而易见的。
初二这一年,丫头的状态确实有了很大改观,她悟性原本不差,一旦心思摆正,无论是听课效率,还是回家作业复习,质量都在明显提升,慢慢有了收获,她整个人便开始进入了良性循环,年级排名也在稳步上升。其实,每个孩子内心深处都有向上的欲望,把它落实于行动,则需外在力量督促,毕竟孩子自觉性有限,但仅有约束,又是远远不够的。
转眼就是初三,中考紧锣密鼓,课业越来越重,压力也成倍增加,开学没多久,丫头又旧态复萌:上课的眼神开始涣散,作业字迹十分潦草,课堂小测验错误率明显上升……看她整天无精打采,老班又联系了她的父母,果真,丫头嫌初三作业太多,太苦太累,她受不了了。
“你们把希望寄托在弟弟身上吧,我不行了!”面对父母的苦口婆心,丫头使出了最后的杀手锏,打算破罐子破摔。那段日子,任谁去劝说,都如同拳头打在棉花里,丫头只是低着头,不反驳,也决不遵从,在所有人都发力狂奔的初三,因上课太累,作业太多,小姑娘竟如此任性地刹住了奔跑的脚步。
娇养带来的终极弊端,终于显现。蜜罐里泡大的孩子,需要顺境映衬,于他们而言,人生该是锦上添花,可未曾料想,疾风暴雨无处不在。面对风雨,浴火重生固然有之,但大多数孩子稍作坚持,便会抱怨退缩。为何要如此这般辛苦?这不是他(她)想要的生活,放弃于他们而言,也就理所当然了,至于将来,未来,他(她)不管!这个妞儿就抱着这样的想法度过了浑浑噩噩的初三上学期。
初三下学期开始,高中的大门似乎唾手便可触碰,英语口试,体育中考、一模、二模……少年们追梦的脚步更加坚实,裹挟在众人的脚步里,丫头的意识终于慢慢复苏。
本届中考体育改革,分值满分指标均大幅提高:800/1000米,足球/排球,一分钟跳绳,仰卧起坐……没一项省力。紧张学习之余,每日的训练也是紧锣密鼓。大多数孩子选择了易出成绩的排球,丫头却不声不响练起了仰卧起坐。一分钟45个,体育老师都感到困难,可丫头却坚决无比:“我能做到!”
她真的做到了。
考试那天,老师一声令下,丫头双手抱头,躺下,起来,起来,躺下,速度快得惊人。一分钟不到,监考老师已经叫“停”,丫头所有项目都顺利拿“A”,五十分到手。
“丫头,把你练体育的劲头拿到学习上来吧!”老班如是说。
“女儿,再加把劲,你可以的。”父母如是说。
“小姑娘,看好你啊!”任课老师如是说。
冲刺中考的日子,丫头确实挺拼,但她的疲态也清晰可见,苍白的小脸,大大的黑眼圈,一下课便瘫伏桌上的无力感……之前偷的懒,关键时刻变成了前行路上的坑,让她捉襟见肘,苦不堪言。与别人的冲锋相比,她既要巩固新知识,又要弥补之前的纰漏,难免顾此失彼,应接不暇,一次次模考,成绩虽开始稳定,但距重点线差距真不是一点点。
六月初,中招填报志愿会,那天是丫头父亲来的。听着老师的介绍,父亲神色凝重,丫头坐在父亲身边,食指点着嘴唇,眼神犹疑,四星够不着,三星不想上,职高不考虑,她的出路在哪里?父亲焦心,丫头焦虑,那个周末,丫头和家人还去一所国际高中报了名,父亲告诉我:“高中一个人放她出国,我们肯定不放心的,答应她报名,也是让她心里有个底,接下来能放手一搏斗。”
可怜天下父母心!
丫头的醒悟终是迟了些,今年中考试卷难度不高,需要学子基础扎实,可三年起起落落,丫头心思浮躁,最不扎实的恰是基础,她终是没能抗住如此强大的压力。分数出来,丫头落败,三星都进不了。得知成绩,大家倍感惋惜,今年班上能进高中的孩子都如愿以偿了,依照她的智商,若能秉持初二的上升势头,四星也应该是妥妥的……
可人生,从来没有如果,对于这个任性娇气的小丫头而言,这沉重的一跤,摔得实在是太疼太疼。
“蒋老师,小姑娘选择复读,我们手续已经办好了。”七月初,尘埃落定,班上娃各自拿到了通知书,妞爸也在微信上告知了我丫头的决定。
“复读不容易啊,承受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丫头真的想清楚了?”对于这个决定,我是担忧的。
“她坚决要读高中,我们尊重她的决定!”父亲的话语里,有的是对女儿满满的支持。当孩子遇到困难挫折时,父母能毫不犹豫站在孩子身边,共同进退,这会是丫头前行最大的动力。
“放手一博,我相信她!”让丫头爸爸转达我的祝福,“有问题随时来找我。”作为她三年老班,应没有人比我更了解她了吧。做出一个决定只需一瞬,可其后路上的漫漫风雨,肯定不会少,需要丫头用强大的内心去克服,这需要破釜沉舟的勇气,需要羽化成蝶的坚持,更需要为实现目标不顾一切的执着,丫头真的准备好了吗?
那天下午,丫头找我问些问题。坐在我对面,她依旧乖乖的,像只羞怯的小兔。你问她答,声音还是很轻很轻,但她的眼神却很清亮,你能清晰看到有星子闪烁。想到她父亲悄悄告知的这一个假期,她白天上课,晚上看书,全情投入的样子,我知道,丫头真的做好准备了。
人这一世,总会摔几个跟头,不摔的孩子学不会走路,不经历风雨的少年,无法认清前路。与其他人相比,丫头这次摔得够惨,可正因为经历了这一切,她才真正意识到心底的梦想,她的决定,一定是源自内心的期许,不为其他,只为自己,只为圆自己一个高中梦,认清现实的残酷,却能以更大的热情去拥抱现实,我的命运我说了算,这样的丫头,才是真的长大了。
“丫头,打开自己,把自己放到最低,你就可以绝地反击了!”丫头走的时候,看着她弯弯的眉眼,我还是唠叨了一句。
丫头笑了,眉眼弯成了月牙儿,其实,我想说的,她都懂。
那就祝福你吧,我的丫头,一年后,好梦一定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