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床到现在,半个小时,不知道要写什么了。习惯了写情绪,没有情绪时,反倒有点没着没落的了。也许真的,处理情绪变成我的一道家常菜了。哈哈。
半个月前科室装修改造,昨天完工,开始物品整理。扔了很多东西。清理过的科室,面貌焕然一新,所有人感觉都很舒畅。基本条件具备,后面就是各种新的习惯培养,特别是生物安全方面需要注意。新的工作环境封闭,安静,有条理,很喜欢。接下来,自己也要好好理一下工作了。
昨晚回到豆奶家已经九点。下班后很累很累,先回自己家休息了一会儿,洗澡,换衣服,做了一个面膜,放松了一会儿,自我疼惜,就是这么简单。豆抗议我回来太晚,她说一直等我回来,确实,这几天陪她少了很多,除了晚上的遛弯。遛弯坚持了三天了,争取这俩月坚持下去,边遛弯边聊天,很好的亲子时光。
我意识到情绪带给我的意义了,因为我更习惯在情绪中觉察,了解自己。更好的方式是就像现在这样平静地和自己对话。但是,隐隐地有点不安呢,感觉没有情绪深入不下去?唉,有点哭笑不得了。
前天晚上特别崩溃,甚至脑子里有了割腕的影像。想象着一阵尖锐的痛之后,血液从身体慢慢流走,身体慢慢变得没有力气,没有知觉,动弹不得,竟然没有离去的悲伤和对生活的留恋,只是感受到了一份心安。原来,我只是需要让自己变得失去力量,借此放弃拼命抓取和控制。似乎只有经历这样的丧失才能获得新生。新生才是我潜意识的目的。
看到这一点,有点欣喜。看到了自己对痛苦的迷恋。潜意识里,也许以为只有痛苦才可以刺激自己吧。所以,它习惯了用痛苦来喂养身体的细胞。这是不是就是遇见未知的自己那本书里提到的“胜肽”呢?
当然,从心理学上,这些可以解读为童年经历形成的惯有的负面的消极的思维模式。也可以解读为对母亲的忠诚对她生命状态的延续。就像我们经常对母亲说的,现在,她的生活,应该是最幸福的时候了。可是,她依然天天想不完的苦,想到身体出了状况,因为身体的不舒服也已经是她的常态了。
看到这些,不知不觉中就更放松了一些。固执松动了。感觉思维模式也更宽阔了一点。不断拓展自己的局限,这就是成长吧。哪怕是那么一点点。
现在再回顾前天晚上让自己崩溃的几件事,发现真的不算什么事儿。自己对这些事情的感受,已经变了。是这些事儿让我再次面对了我的潜意识,处理了潜意识下的情绪,也因此,紧缩的心又开了一些。
还有一点发现,前天晚上,情绪波涛汹涌,几乎要被它完全控制,有那么一点意识,知道自己在发泄情绪,但是意识的力量不够把自己从情绪中拽出来。这时,特别需要有人陪伴,倾听就好,不带说教,不试图把自己从情绪中拽出来。只是陪伴,倾听,让我知道她在就好。前天晚上冉姐在线,她的陪伴对我的意识就是一份加持。这就是与自己和解这本书提到的正念的力量吧。
正念,我曾经以为是正向的,积极的思维方式。看了这本书,明白。正念就是活在放下。就是当下的力量。活在过去可能意味着痛苦和悔恨,活在将来可能会带来担忧和焦虑,而只有在当下,才能感受到一份真正的力量。这就是正念的力量。保持正念呼吸,行走,做事,与人相处,就会越来越平和,安定,定能生慧,方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