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社群进行高效率学习?怎么会想到这个问题呢?因为我从今年5月开始接触社群学习,参加了自控力Lab的第二期运动营,接着开始第三期的运动、读写、冥想三个训练营,可能是第一个同时参加自控力LAB三个训练营的小白鼠,值得庆幸的是都过关了,人送外号"三群杀"。第四期我还是继续这样的模式,又多了一个彭小六的21天知识管理训练营。昨天各个营都开营了,这次变成“四群杀”了。为了在每个训练营我都能有提高,同时也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有必要好好总结以往经验,提高这次所有训练营的效率和效果。
从这半年社群学习中,我体会到社群学习,除了学习到相关主题的知识,还可以给我带来新观念,学习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培养良好的习惯。
社群可以带来新观念
作为医生,虽然每天接触各种患者和家属,但仅限于讨论病情,没有多余时间来交流其他的,8小时以外社交圈子就更窄了,感觉自己除了专业就不会其他的,以往的爱好也丢得差不多了,年龄不小可想法还很天真。社群可以带给我新观念,不同领域的学识碰撞产生不同的观点,尤其在读写方面给我打开了全新的窗口,激发不同的脑细胞,产生新的脑链接。虽然我还没有想好后续的努力方向,但觉得这些储存都会是有效的,总会用得到。
在学习社群中要尽量的融入才有收获
社群中,会让你感觉你不是一个人在奋斗。尤其在藏龙卧虎的读写营,伙伴们的作业都那么棒,还有很多有着自己的公众号,这既给了你竞争的压力,但更多给予的却是前行的动力。
所以尽量完成所有的课程,参与相关主题讨论,加入自己的体会和思考,群里大咖众多,学会提问,不忘时常请教,努力追赶优秀学员的脚步,相信自己也可以更优秀。
融入是为了最后可以“跳出”社群,管理知识才是硬道理。充分利用好社群的资源,拓展人脉圈子,让大家认识到你的优秀。把知识用于解决实际生活、工作问题。将知识不断地进行“输入-重构-输出”模式,让知识创造价值。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学习
除了社群本身提供的学习资源,还可以换个角度来看待学习。我们一生可能熟知的朋友都不会超过一个社群的人,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真奇妙,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思考方式,为什么他在这个问题上会这么思考,他的思考框架是怎么积累来的,他的生活工作经历为什么能让他在这个问题上这样的理解。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识人的环境。不带有任何偏见的观察大家的发言,习得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框架。
接下来我想做的是借用PDCA模型,来提高社群学习效果。
PDCA模型
1、【P】根据目标制定计划,规定每天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设定检查点和里程碑
2、【D】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并记录每天的执行情况,执行过程中要牢记目标和目的
3、【C&A】检查和纠偏,对照计划执行情况,看看有无偏差,若有则分析原因,看是执行的环节出错还是计划有错,根据原因调整计划或者行为或者目标。
每日设定需要完成的三件事就很重要,除了写出来,还要回头看,是否完成,完成度如何。
给一件事赋予至少三个目的
据说给一件事赋予至少三个目的,这样做起来才能更长时间的避免枯燥、乏味。所以可以给自己想一些有趣的目的来减少学习的乏味和惰性。比如说学习写作,除了提高自己,还可能有打赏,还可以交朋友,没准还找到了另一半,换了新工作。这样有期待的学习,写作就全然没有了痛苦的感觉。
最后这期自控力Lab训练营,我还有一个目标,就是一定要和自控力的女神和男神们面基一次,从线上走到线下,建立线下链接,才是真朋友啊!
大神们有聚会呼一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