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好为民龙舟,勇立奋进潮头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指出,“让人民群众奔着更好的日子去”,“老百姓的事,要实实在在干,干一件是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六月是龙舟竞渡的时节,广大党员干部要赛好“为民”龙舟,以为民造福举旗定向,以群众路线击鼓助威,以苦干实干奋楫扬舟,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伟大赛道上勇立潮头,再创荣光。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以为民造福举旗定向。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概括了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意义的十条历史经验,其中一条即是坚持人民至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明确提出为民服务的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更是旗帜鲜明指出:“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党员干部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做到民心所向忧之念之、民康物阜盼之行之,才能不偏离赛道,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首先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党员干部要以此举旗定向,勤掸“思想尘”、常破“心中贼”,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捧一颗初心而来,扛一肩使命而去,时刻想着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造福。
“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以群众路线击鼓助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群众路线是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传家宝。历史告诉我们,是人民群众筑成了红军时期的“铜墙铁壁”,汇成了抗日战争中的“汪洋大海”,用小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用小船划出了渡江战役的奇迹,干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主演了改革开放的历史伟剧,创造了新时代的新辉煌。在人民群众中,不仅蕴藏着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而且蕴藏着开拓创新的无穷智慧。新时代如何破解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精神密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必答题。一方面,党员干部要有“躬身入局”的历史自觉,不做“局外者”,不当“座上客”,走出“深闺”把身子摆到农家小院中、田间地头上、社区网格里,用好调研“放大镜”,看清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另一方面,要学网、懂网、用网,主动拥抱“数字化”,积极回应网民关切,通过“指尖上的进门”心系民生冷暖、情牵万家灯火。只有在思想上“绷紧弦”,在行动上“拉满弓”,才能成为老百姓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贴心人。
“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以苦干实干奋楫扬舟。干事创业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系。哪里有群众需要,哪里就可以创造业绩。激扬初心使命、凝聚奋斗力量,就要坚定“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的政治定力,校准为人民服务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切实体现到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之中。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敢教日月换新天”,谷文昌誓言“不制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孔繁森“把自己一颗火热的心献给了“西藏高原”,张富清“哪里有困难,哪里条件艰苦,我就去哪里”……无数共产党人谨守为民宗旨,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念,把汗水挥洒在了山川大地,把政绩刻印在了老百姓心底,以“忘我”付出实现了“大我”追求,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激励着后来者们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富一方百姓、沃一寸田地、睦一方黄土。党员干部应当循着先辈先烈的航道奋楫扬舟,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群众的“操心事”上出真招,在群众的“揪心事”上出实招,在群众的“烦心事”上出硬招,让人民群众始终“感觉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