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3日,托朋友的福,给了我们两张京剧票,在梅兰芳大剧院。这可是我第一次到剧场看京剧。因为看过《霸王别姬》、《游园惊梦》这样的电影,我对京剧的魅力、唱京剧的演员充满了好奇。
一层大厅有梅兰芳先生的雕像。来的都是老年人,年轻人屈指可数。
梅兰芳大剧院从外面看挺大的,可是进去后发现里面挺小的,可能因为是真人演出,观众席太大的话,后面的人看不清,但是上面倒是有四层。最好的位置应该是二层正中间,要是古时候,这里应该是有钱人家包的雅座,看到兴起,还得往台上扔银子吧?这让我想起了《大宅门》里蒋雯丽扮演的白玉婷喜欢上了唱戏的万筱菊,白玉婷经常去给他捧场,一边看一边大把大把地往台上扔首饰。
今天演的是《四郎探母》,国家京剧团二团演出,想必这代表了中国京剧的最高水平了吧。说来惭愧,我以前没有看过“杨家将”,更不知道《四郎探母》的故事。原来这出戏是讲杨四郎思母心切,公主晓情理,为四郎骗来金令箭,四郎得以深夜见母。回来后,太后怒欲斩杨,又是公主巧言相劝,救下了杨四郎。
因为坐在第一排看得特别清楚,演员的服装让我叹为观止。崭新的金丝线绣出来的衣服,纹路条缕清晰可见,在灯光下闪闪发光,这服装定是花了多少年的心血才绣出来的。头上的翎子一抖一抖的,显得人物英俊而威风。
铁镜公主的出场更是惊艳,一身白衣显得清纯又俏皮,和这一段里跟夫君猜来猜去的场景正好吻合。公主脸上的贴片显得人脸特别小,正凸显女性的俏丽。而眼部的化妆黑白分明,正好突出了眼珠,因为京剧演员很多时候是通过眼睛来表达心理变化的,所以眼部的妆容特别重要,要显得眼睛大,而且要突出眼珠。据说演员在训练时要时刻提醒自己睁眼,而眼神的表达有喜、怒、悲、怕、恨、愁、呆、思、盼、蔑、狠,等等,京剧真是熬功夫呀。
说到妆容,当侍卫出场的时候,我突然觉得他们的样子好像在哪里见过,原来是美国人最熟悉的中国人形象“付满洲”。傅满洲是英国小说家萨克斯·罗默创作的傅满洲系列小说中的虚构人物。1913年在《傅满洲博士之迷》一书中首次出现,号称世上最邪恶的角色。这时候中国刚刚被帝国主义的炮火轰开国门,英国人就根据他们心里的中国人的印象创作了这样一个中国人的形象。今天我在京剧中看到的清朝侍卫的形象,还真是这样的。侍卫出场的时候,每一对都有一个亮相。他们的妆容夸张,眉毛向上,嘴角还故意向下,显出一副很凶的样子。怪不得初来中国的外国人认为中国人是这个样子,一定是京剧让他们有了这个印象。而“傅满洲”的姓氏“傅”,据说是满族傅察氏的后裔,看来外国人不是外行呀。
另一个让我觉得好玩的就是个别词语竟然是河南话,也可能是山西方言的发音。比如“公主”的“主”,就是现在流行的公举;“说”的发音是河南话的发音。想来《杨家将》的故事发生在河南,宋朝的都城也是在河南,河南话应该是官话,这么发音也不足为奇。(不过杨家将是山西人,听上去也像山西方言的发音。这么想也是符合实情的。)但是铁镜公主的念白倒是地道的北京腔,不看字幕也听得懂。而且奇怪的是,铁镜公主作为金人的公主,穿的竟然是格格的衣服,戴着齐头,脚踩花盆底鞋。四郎也是叫她“格格”。同样是年轻女性,八姐和九妹就是宋朝的打扮了。这些看似穿越了的细节充分体现了清朝人对宋朝故事的理解。回来后百度了我才知道,自1790年徽班入京以来,京剧深得满人的喜爱,贵族和皇室更是对京剧影响深远。京剧在很多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吸收当地的实际生活。比如人物念白就采用了爽快利落的北京话——怪不得铁镜公主一口京片子。至于萧太后、铁镜公主穿旗装这个问题,原来这种主要演员穿满族传统服饰的剧目,在京剧中被称为“旗装戏”。这种服饰较多地适用于以辽代契丹族妇女为主角的剧目中。这种装束的演员在舞台上的身段动作的要求与穿汉族传统戏装有所不同,故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表演技巧。原来如此啊,我看的时候还想呢,公主穿着花盆底鞋下跪又起来怎么那么利索呢,肯定得有过硬的基本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