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一种人为的宿命安排。

相亲是一种宿命的安排,人为的!一对淹没于亿万人之中的男女,总会被某一类人通过各种渠道捏合在一起,继而在一家咖啡店或是小餐馆这一对男女开始产生关联,一时或一世。这某一类人叫媒人,这个关联的过程叫相亲。

相亲过程就是个空皮囊。相亲之中无不掺杂彼此工作之间的寒暄或是询问,更有甚者谈及彼此过往情感经历。最吸睛的房子、车子、票子敏感话题却是很少出现在这个所谓的关联之中,如此的信息时代,俩人见面之前估计早已摸清对方底牌,以至于哪怕浏览对方微信朋友圈,也能够做到对其生活状况了解一二。初步比较中意对方物质条件的前提下,才一起约个时间喝杯咖啡、看场电影。见面之后男女双方侃侃而谈,鬼才会在乎谈话内容,这个空皮囊之外更多的是谈吐举止,颜值高低等片面也好、肤浅也罢的信息。

怎么样的相亲才算是成功?相亲毕竟不是校园的图书馆邂逅、自习室的偶遇,更不是人群中的众里寻他千百度。寻找所谓爱情的过程,好比一个没有钥匙的锁,很多路人问:锁,你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钥匙。金的?银的?长的?短的?答案注定只有锁自己知道,那个能够解开的心锁的钥匙才是对的人。这把钥匙可能就是铁的哪怕是锈迹斑斑,可它是对的。

相亲,在某种意义上毫不夸张地说是一个煎熬的过程。第一次的相亲,你可能抱着一种好奇又充满希冀的心态去经历如此的社交活动。如果你与对方彼此一见钟情,那么你是幸运的。在这种意义范畴内,如若你是不幸的,那么请硬着头皮继续你的相亲之路,这条路是越走越窄,走到最后你会越来越觉得你不是为了婚姻而经历这种人为的安排,你会越来越顾忌媒人的面子、父母的态度以及怀疑自身的择偶标准。你会越来越把相亲当成一种摆脱不了的任务,硬生生地安排进了你的日程安排之中。你会累、会乏、甚至有点厌倦,可我相信熬到最后的你也应该习以为常了。

相亲之外,又有多少张嘴发出多少种声音在你耳边萦绕不绝。婚姻美满的人会劝你:找个差不多的就行了,老大不小的了别拖了;婚姻坎坷的人会劝你:找对象一定要慎重考虑,一定深入了解。在这里我想改编郭德纲的一句话:你知道我经历了什么,就劝我找个差不多人就行了,就给我定义我的择偶标准,这种人我要离他远一点!顺便说一句,任何事情不要拿自己的心理接受程度或者标准去硬生生地让别人去接受内化你的观点。有些人觉得你俩般配,比如工作性质接近、文化程度接近、双方家庭情况接近,可你心里就是觉得不是情侣的那种怦然心动,对于一些不负责任或者过于负责人的旁人的劝说,是否能够动摇的择偶标准呢,也可以比较文艺的说成择偶初心。

每个人追求的婚姻不一样,也就注定了这种人为的宿命安排会夹杂着工作、人情、社交等很多方面的不确定因素,至于这些因素会怎样左右在你的身上,谁也没法预料,你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守住初心,继续向前迈着你那沉重的步伐,最后摆着一种逆来顺受、爱情随缘的态度去经历甚至改变这种宿命的安排。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TimZz阅读 303评论 0 0
  • 花半天时间,看完了法国作家马克.李维的代表作《偷影子的人》。这样一部情节貌似波澜不惊的作品,读完却让人久久不能平静...
    旱草阅读 208评论 0 0
  • 烤衣服,小时候农村冬天都没有暖气,取暖都是用砖盘的炉子烧煤泥(很细的煤和土按比例和成泥状)。早晨起来衣服很凉,孩子...
    刘现辉民俗画阅读 595评论 0 1
  • 阅读,是为了获益。或学习新知,解决问题;或提升技能,助益成长;或为了美的体验,陶冶情操,提升思维境界。 那如何更有...
    句二阅读 489评论 6 7